何景明(1483年—1521年8月5日),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河南汝寧府信陽州人,明朝作家。明朝文學家前七子之一,官至陝西提學副使。

Quick Facts 何景明, 籍貫 ...
何景明
大明陝西提學副使
籍貫河南汝寧府信陽州
字號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
出生成化十九年(1483年)
逝世正德十六年(1521年)
出身
  • 弘治十五年壬戌科同進士出身
Close

生平

何景明幼時聰慧,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河南鄉試舉人,年方十五,宗藩貴人,爭睹丰采。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進士,授中書舍人。因向朝廷上書指控權宦劉瑾,被免官。正德六年(1511年)復職,十二年升為吏部員外郎,十三年遷陝西提學副使,正德十六年(1521年)病故,年僅三十九歲。

墓葬

墓地在今信陽師範學院校園內。

著作

何景明工詩古文,與李夢陽提倡復古,天下從之,文體一變。

何景明性耿介,輕榮利,從他的詩作中可以看出對當時政治黑暗不滿。如在詩作《玄明宮行》等詩中諷刺了皇室的奢慾和劉瑾的用權;在《盤江行》等詩中揭露了官軍屠掠人民的罪行。

何景明是「前七子」之一,地位僅次於李夢陽,「天下語詩文,必並稱何、李」(《明史·何景明傳》)。他主張文宗秦、漢,古詩宗漢、魏,近體詩宗盛唐。他在《述歸賦》中披露自己的文學思想是「於古人之文,務得其宏偉之觀,超曠之趣」;「不墜古人之餘烈」。這在打擊明代前期盛行的台閣體詩文及八股文上,有一定積極作用。正德年間,他這種主張產生頗大影響,「四方學士感願知先生,車馬填門巷」(《何大復先生年譜》)[1]

  • 何仲默集》十卷
  • 何大復先生集》三十八卷
  • 何大復集》二卷
  • 何子雜言》一卷
  • 何氏集》二十六卷
  • 四箴雜言》一卷
  • 大復論
  • 律呂直解
  • 雍大記

佚事

《四友齋叢說》載其為人孤傲,在京期間參加筵席,閉目而坐,不與人言[2]

註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