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介休市
中国山西省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介休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的一個縣級市,由晉中市代管。介休是為紀念晉文公的臣子介之推亡於境內的綿山(介山)上而得名。置縣已有二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
Remove ads
歷史
春秋晉頃公十二年(前514年)置鄔縣。秦置界休縣。新莽改為界美。東漢復名界休。西晉改介休縣,以春秋時晉文公的臣子介之推死亡在其境內的綿山(介山)上而得名。十六國時期鄔縣、介休縣廢。北魏太和八年(484年)置介休,十九年復置鄔縣。北齊天保年間併入永安縣。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恢復。大成元年(579年)改名平昌縣。隋開皇十年(590年)析置靈石縣,十八年復名介休縣。其後先後隸屬太原郡、西河郡、汾州、汾州府等。1992年撤縣設市。
人口
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介休市人口數量為432095人[2]。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06517人相比,十年間增加了25578人,增長6.29 %,年平均增長率0.61%。
地理
介休屬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季風氣候顯著。冬寒冷,夏季悶熱,春秋較短。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4.4℃,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3.9℃,年平均氣溫10.6℃,降水量455毫米。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北關街道、西關街道、東南街道、西南街道、北壇街道、義安鎮、張蘭鎮、連福鎮、洪山鎮、龍鳳鎮、綿山鎮、義棠鎮、城關鄉和宋𦙶鄉。
交通

經濟
農業主產小麥、玉米、高粱等。境內煤炭儲量豐富,是中國重要的焦煤產地,有汾西礦業公司等重要企業。依託於煤炭,介休近年來煉焦產業也發展迅速,但亦帶來不少環境污染。
物產
- 礦產有煤炭、鋁釩土、石膏、粘土、石英礦、硫鐵、石灰岩、紫砂、蛭石、紫木節、水晶、硝石、磷礦、石棉等。
- 野生動物有土豹、林麝、青羊、穿山甲、馬雕、狼、狐、獾、山豬等。
- 中草藥材有豬苓、地骨皮、香加皮、荊芩、山桃仁、酸棗仁、麻黃、黃芩、板藍根、紫蘇、椿根皮、綿貝、元胡、大葉三七、荔枝草、野山參等。
- 土特產主要有亨樂牌黃酒、鸑鷟香、貫餡糖、綿山牌陳醋。
風景名勝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項:祆神樓、介休后土廟、洪山窯址、張壁古堡、迴鑾寺、介休東嶽廟、太和岩牌樓、介休五嶽廟、介休城隍廟、雲峰寺石佛殿、介休源神廟
-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6項:郭有道墓、雲峰寺、師屯北廣濟寺、介休龍泉觀、渠池棲雲庵、龍頭古龍寺、龍鳳三明寺、洪山關帝廟、介休文廟、板峪三皇廟、師屯南弘濟寺塔、介休馬王廟、介休關帝廟、西劉屯鎮河樓、石屯環翠橋、龍鳳凌空塔
- 晉中市文物保護單位2項:南垣山墓群、曹墓
- 介休市文物保護單位
- 綿山:是山西省風景名勝區,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區域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嶽山的一條支脈。綿山起源於春秋時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綿山又名介山,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築,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
-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4處:龍鳳鎮張壁村、洪山鎮洪山村、龍鳳鎮南莊村、綿山鎮大靳村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