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別梵語vijñapti巴利語viññatti),音譯毘若底,又譯為了知別知識知識別記識表識表象,佛教阿毘達磨術語,意為識別、辨別、認知等,與vijñāna)的意義接近,經常一起出現。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宗義,「唯識無境」,梵文中就是使用這個字形成[1]

音義

在梵文中,了別(vijñapti)這個單字,來自動詞字根ज्ञा√jñā,意為認知、知識、知道),加上詞頭vi-(朝向、分別、區別),形成動詞字根vijna。再加上詞尾,形成動詞vijnati,經由其使役格過去分詞vijnapayati,名詞化之後,形成這個單字。它與「」(vijñāna)來自於同一個字源。

了別與分別(vikalpa[2]類似,都是對於外在事物(境)進行分辨的認知活動,但是了別在使用上是中性的,而分別往往帶有負面意義,是一種帶着成見的認知。此外,表色(vijñapti-rūpa)與無表色a-vijñapti-rūpa[3]中的「表」就採用了這個單字,《俱舍論》解釋此字含義為「表示令他了知」[4]

概論

在《雜阿含經》中,以別知(vijānāti)作為識的外顯功能[5],在《增一阿含經》中,識的功能為「識別是非、亦識諸味」[6],這是論書中以了別(vijñapti)作為識的自性這一傳統的源頭。

說一切有部

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中,以了知或了別,來表達識的功能[7]

瑜伽行派

無著世親也曾以了別這個功能來解釋何為識蘊[8]。在瑜伽行唯識學派的著作中,曾多次使用這個名詞來解釋其理論,特別是在解釋何為唯識時。

現代研究

玄奘在翻譯唯識學經論時,將vijnana和vijnapti二字,都被漢譯為「識」,而 vijnanamatrata 和 vijnaptimatrata 都被譯為「唯識」。這兩個術語是否應該區分,是理解唯識學派理論的關鍵之一。

學者宇井百壽根據梵文原義,提出了知(vijnapti)是認知的對象,為「所識」的「表識」,而識(vijnana)是認知的主體,為「能識」的「識體」。宇井百壽的見解,引起日本佛教研究者的注意,開始重新以梵文來理解這兩個字的不同。有人認為「唯識」(vijnaptimatrata)這個術語,應該與vijnanamatrata區分,改譯為「唯了別」、「唯表別」或「唯表」;但是也有學者支持玄奘的譯法。如何理解這兩個字義,牽涉到護法安慧兩大學系之間的見解差異,此後成為現代唯識學研究的重要爭論焦點。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