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幀,即書籍設計,是將目錄風格格式設計以及書籍其他組成部分整合在一起構成整體的藝術。

14世紀德國畫家小漢斯·霍爾拜因所寫的書籍設計指南《如何設計金屬制書籍封面》並提供裝訂珍本的方法

書籍結構

前頁

前頁(英語:Front Matter),即正文前的書頁,是書中的第一節,通常也是書中頁數最少的部分。書頁的頁碼通常採用小寫羅馬數字,每一頁都計算在頁碼之內。特殊的是,空白頁雖然具有頁碼,但印刷時不會在空白頁上標記其頁碼。[1]

前頁中,序、致謝、引言之類的內容通常只出現在叢書的第一冊,而目錄、索引一類的內容可能會出現在每一冊中。

下面的表的可能會對區分前頁的不同類型有所幫助:

More information 名稱, Voices ...
名稱 Voices 說明
半扉頁 出版社 半扉頁位於書芯的正面、扉頁的前面,是一個大部分都是空白的頁面。與扉頁不同的是,半扉頁僅包含標題而不包含副標題、作者、出版社等。有時也會包含一些小的裝飾。有的書本的半扉頁可能完全空白。
卷首插圖 作者、出版社 位於扉頁對面的裝飾性插圖。 插圖的內容可能是與書籍主題相關的圖像或作者的肖像。

卷首插圖已經不那麼常見了,現在,它經常被諸如「作者的作品列表」之類的內容所取代。

扉頁 出版社 記錄了標題和作者的頁面,可能還會記錄出版商的標誌以及出版年份等。
版權頁 出版社、印刷廠 版本日期、版權、使用的翻譯以及出版商或印刷商的名稱和地址。它通常出現在現代書籍的扉頁的背面(即:和扉頁共用同一張紙的兩面)。有時版權頁也會被放到書後附屬資料中。
目錄 出版社 章節標題和子標題及他們對應頁碼的列表。包含所有的前面列舉的前頁項,以及正文和書後結文中的章節。顯示的子標題的層數應該被限制以便控制目錄不要過長,理想的長度應該是一頁或兩頁。
前言 作者以外的某人 通常,前言中會描述前言作者和作者之間的交流、本書引發的個人反應或者描述本書的意義或價值。作品後續版本的前言通常描述了該作品的歷史背景,並解釋了當前版本與以前版本的不同之處。有時後續版本的前言部分也會包含先前版本的前言。
作者 作者通常在序言講述這本書是如何寫出來的,或者這本書的想法是如何發展的。
致謝 作者 有時作為序言的一部分而不是單獨的部分。這部分有時被放在書後附屬資料中。它記錄了那些為本書的創作做出貢獻的人。
引言 作者 描述寫作的目的。
序幕 敘述者(或書中的人物) 通常出現在小說或敘事非小說中。序幕是故事的開頭,它建立了背景並提供了背景細節。序幕中的故事通常發生在主要故事之前或之後,而非和主要故事同時。序幕通常被認為是現代圖書的一部分[1](參見芝加哥格式手冊)。
Close

正文

Thumb
Kelmscott Press英語Kelmscott Press印刷的一本書中,開頭頁的首字被放大

一部作品的正文通常會被分為多個部分,以下解釋各種「部分」的區別。

  • 卷與書本
    有的作品被作者分為幾卷。在非學術消費市場中,大部分的作品只有一卷。
    一卷可以是一本書的一部分、可以是一本書、也可以包含多本書。比如《指環王》被分為三卷,而每卷又包含兩本書。
  • 章與節
    一卷或者一本書可以被分為多個章節。當章與節同時用在作品中時,節包含在章中。
    章和節都可能有其標題。[2]
    在教材中,「章」有時會被稱為「單元」。
  • 模塊
    有些書中,章節會被組合成更大的「模塊」。有時,各個章節的編號會在每個模塊的開頭重新開始。

一本書中,其正文文本的第一頁被稱為「開首版面」。開首版面通常包含特殊的設計特徵,比如「首字放大」等。阿拉伯數字的編號一般從開首版面開始,即開首版面被記為第1頁,但是如果書本以一個章節標題頁[註 1]開始,那麼章節標題頁會被記為第1頁。和前頁一樣,空白頁雖然具有頁碼,但印刷時不會在空白頁上標記其頁碼。在對開頁、僅包含插圖或表格的頁面上也通常會省略頁碼。[1]

比如:

  • 魔戒》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為一卷,每一卷包含兩本書,而每本書又包含很多章。

正文後的版面

正文後的版面一般延續正文的阿拉伯數字頁碼。這些版面可能會包含以下內容:

More information 名稱, Voices ...
名稱 Voices 說明
結語 敘述者(或書中的人物) 這段文字通常在文學或戲劇作品的結尾,代表作品的結束。
後記 一般為作者所寫 講述這本書的寫作和出版過程,比如作者想到要寫這本書的契機、書本逐漸完善的過程等。
索引 出版商 把書中的重要名詞名稱羅列出來,並給出它們相應的頁碼,方便讀者快速查找該名詞的定義和含義。在文學書籍以外的其他書籍中常見。
版權頁 出版商 可能位於書的末尾或位於扉頁的反面。一般會記錄書籍版本、字體使用、印刷商等與該書籍印刷時相關的信息。[3]
Close

東亞地區的裝幀

歷史上東亞地區的書籍形制,常常受到古代中國的影響,但各地也可能出現各地自行發展或參考古代中國的裝幀形式。

古代中國的裝幀

古代中國的裝幀,最早是以竹木與繩為書寫材料的簡牘以及以布帛為書寫材料的的帛書。直到紙的發明與流行後,才出現了參考簡牘與帛書形制的卷軸裝。此後,又發展出龍鱗裝旋風裝經摺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等。

古代日本的裝幀

參閱

參考文獻

備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