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央氣象署颱風警報是由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所發佈的颱風警報,是中央氣象署針對颱風侵襲臺澎金馬時所發佈的警報,分為海上颱風警報與陸上颱風警報。
中華民國的氣象單位受到許多變革,自1950年中央氣象局自廣州遷臺北[1],抗戰過後的台灣才有一個新的氣象單位負責氣象的觀測與預報,而後於1958年7月,中央氣象局奉令裁併為臺灣省氣象所,松山氣象臺由民航局代管[1],直至1971年重新設置於交通部之下。
1973年,交通部發佈行政命令「交航字第16862號令」,實施《氣象預報警報統一發佈辦法》,針對中心最大風速每秒17.2公尺以上的熱帶氣旋,對各該海域所發佈警報[2]。直至1982年《氣象法》完整公佈並實施後,才得以有法源依據,發佈颱風警告。[3]
2023年9月15日中央氣象局升格為「中央氣象署」,警報單名稱改為「中央氣象署颱風警報」。
海上颱風警報發佈後每隔3小時發佈一次,通常發佈海上颱風警報時,警戒區域僅限於台灣鄰近海域[4]。在海上颱風警報發佈的同時,中央氣象局會以國際報文通報。
在中央氣象署宣佈發佈陸上颱風警報之後,陸上颱風警報通常會連同海上颱風警報一同發佈,在中央氣象署的颱風警報當中也會以海上陸上颱風警報之稱發佈警報。在陸上颱風警報的發佈同時,中央氣象署除了維持每三小時發佈一次正報之外,每小時都會加發警報進行追蹤[4]。中央氣象署發佈陸上颱風警報後,也會同步針對警戒區域發佈風力(平均風力、陣風)及山區與平地總雨量預測,提供各縣市政府參考[5]。而各縣市政府進行評估之後,可依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視情況宣佈停班停課。
當颱風的七級暴風範圍離開臺灣或金門、馬祖陸上時,中央氣象署會解除陸上颱風警報;當颱風的七級暴風範圍離開臺灣或金門、馬祖之100公里以內海域時,中央氣象署會解除海上颱風警報。當颱風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中央氣象署會視情況改發佈熱帶性低氣壓特報或解除警報[4]。
當有熱帶性低氣壓強度之熱帶氣旋逐漸接近臺灣、澎湖、金門、馬祖近海或在其近海生成,對臺灣、澎湖、金門、馬祖構成威脅時,發佈熱帶性低氣壓特報;離開或消散即解除。[6]
除了中央氣象署針對全國發佈颱風警報以外,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台台北航空氣象中心也會依照颱風的影響針對可能侵襲機場發佈警報[7]。與中央氣象署颱風警報不同的是,民航局飛航服務總台台北航空氣象中心的颱風警報依國際民航組織規定,定義風速達34節[註 1]者為暴風圈;而中央氣象署採七級風暴風圈做為侵襲之指標,而以十級風暴風圈做為較強烈暴風之強度和範圍之參考[8]。
在莫蘭蒂逐漸靠近台灣的同時,中央氣象局於9月13日上午8時30分宣佈發佈陸上颱風警報。在上午11時30分,中央氣象局將陸上警戒區擴大,除台東(含蘭嶼、綠島)、花蓮、恆春半島外,屏東、高雄及台南也列在警戒範圍[10]。當日晚間,台南市長賴清德宣佈14日台南市上午正常上班上課、下午停班停課,引起台南市民不滿[11]。
雖然中央氣象局在9月27日下午11時30分宣佈梅姬颱風已於下午9時10分自雲林縣麥寮進入臺灣海峽,中央氣象局尚未解除海上陸上颱風警報,並認為風雨將持續至28日早上[12]。但部分政府認為隔日風雨影響較小,逕行宣佈隔日正常上班上課,而受到部分民眾的指責[13]。後來因部分地區尚未復電、路樹倒塌及臺鐵、高鐵上午維持停駛[14][15]與部分地區客運上午停駛[16][17][18]造成交通困難,宣佈正常上班上課的縣市政府依照《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第4條第3款之規定,改宣佈28日繼續全日停班停課,以策安全[19][2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