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6,000計劃(英語:Scheme $6,000)是香港政府於2011年向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一次性發放6,000港元的計劃。
香港第四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2011年2月23日發表2011年至2012年度財政預算案,當中提出仿照2008年至2009財政年度的其中一項措施,但不設收入上限向所有市民的強積金戶口一次性注入6,000港元,以加強市民退休後的保障,預計耗資240億港元[1]。然而,此項措施遭到不少市民非議,主要是因為市民認為「遠水不能救近火」,以及強積金制度本身存在管理費過高的問題[2]。不少議員,包括親建制派的議員,均要求修改有關計劃,讓市民可以直接得到政府的注資。3月2日,曾俊華宣佈改為向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一次性發放6,000港元,預計耗資360億港元。這種直接派發現金予市民的計劃,乃香港開埠以來首次,被《明報》批評為「破壞當局一直所奉行的謹慎理財原則」[3]。
所有於2012年3月31日年滿18歲並獲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資格的人士,均合乎資格進行登記[4]。合資格人士如未能於2012年12月31日或之前完成登記,即當作放棄論。[5]最終有612萬市民成功登記[6],合共派發370億元[7]。
整個計劃的登記日期由2011年8月28日至2012年12月31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讓2011年8月28日已符合資格進行登記的人士,先行登記收取6,000港元,登記期由8月28日至翌年3月31日。當中在8月28日至11月5日期間,會細分為五段時期,讓不同年齡組別的合資格人士分批登記[5]。
第二階段讓2011年8月28日已合乎資格進行登記,而未有在第一階段登記的人士,登記收取6,200港元(其中200港元乃延遲登記之獎賞)。另外,8月29日後才合乎資格的人士亦可登記。登記期由201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5]。
合資格人士如有指定銀行的本地個人港元儲蓄或往來帳戶,可經有關銀行進行登記,並由有關帳戶收取轉帳之款項[8],否則便需要經香港郵政的指定郵政局登記,並須親自到郵政局領取支票[9]。
指定銀行包括以下21間香港零售銀行[8]:
有「#」之銀行容許合資格人士通過網上理財服務遞交登記表格。
登記步驟如下[8]:
當局核實登記人士符合資格準則後,會在登記後10個星期內直接通過指定的帳戶收取款項[8]。
登記步驟如下[9]:
於2011年8月28日星期日(即登記期第一天),郵政局會在早上9時至下午5時開放處理登記事宜[9]。
當局核實登記人士符合資格準則後,會在登記後12個星期內郵寄通知書。登記人士必須親身前往選定的郵政局領取支票,並將親身前往渣打銀行(香港) 任何分行將支票兌現,期間須出示身份證以確認身份或把支票存入任何本地銀行戶口[9]。
首批65歲以上已登記長者,於10月26日起(即登記後約8.5星期後)可獲銀行過戶[10]。11月5日分批登記期完結後,已經有約400萬人(即約三分之二的合資格人士)登記[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