渋 U+6E0B, 渋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6E0B ← 渊[U+6E0A]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渌 →[U+6E0C] 跨語言 更多信息 繁體字, 簡體字 ... 繁體字 澀 簡體字 涩 日本 渋 朝鮮 澁 关闭 漢字 渋(水部+8畫,共11畫,倉頡碼:水卜一人(EYMO),四角號碼:31181,部件組合:⿰氵⿳止丷八) 衍生字 澁 (舊字體) 來源 康熙字典:未收錄,如收錄將位於第633頁第37字的下一個 大漢和辭典:第17750字 大字源:第1039頁第20字 漢語大字典(第一版):未收錄,如收錄將位於第3卷第1647頁第6字的下一個 萬國碼:U+6E0B 日語 新字體 渋 舊字體 澁 字源 日本新字體,「澁」的簡化,將𣥖取代變為四點。 漢字 渋(常用漢字,新字體漢字,舊字體形式澁) 澀味 柿漆 渋(しぶ)団扇(うちわ) (shibūchiwa, 「塗有柿漆的紅褐色團扇」) 茶垢,水垢 讀法 吳音: しゅう (shū)←しふ (sifu, 歷史) 漢音: そう (sō)←そふ (sofu, 歷史) 慣用音: じゅう (jū, 常用)←じふ (zifu, 歷史) 訓讀: しぶい (shibui, 渋い, 常用)、しぶ (shibu, 渋, 常用)、しぶる (shiburu, 渋る, 常用) 組詞 派生詞 渋(じゅう)滞(たい) (jūtai, 「擁塞;交通堵塞」) 渋(じゅう)面(めん) (jūmen), 渋(しぶ)面(つら) (shibutsura, 「擁塞」) 渋(しぶ)谷(や) (shibuya, 「澀谷」) 難(なん)渋(じゅう) (nanjū, 「困難」) 苦(く)渋(じゅう) (kujū, 「苦澀;苦惱」)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