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赫爾莫波利斯[1](古希臘語:Ἑρμούπολις,羅馬化:Hermoúpolis,直譯:赫爾墨斯之城[2];埃及語:𓐁,羅馬化:ḫmnw /χaˈmaːnaw/,直譯:八 ,其埃及學發音為「Khemenu」;科普特語:Ϣⲙⲟⲩⲛ,演化為阿拉伯語:الأشمونين,羅馬化:al-Ashmunayn),一座位於上埃及和下埃及交界處的重要城市。其名字源自當地所崇拜的八位神祇。
赫爾莫波利斯 | ||||||
---|---|---|---|---|---|---|
| ||||||
類型 | 城市 | |||||
位置 | 埃及明亞省 | |||||
座標 | 27°46′53″N 30°48′14″E | |||||
現狀 | 已遺棄 | |||||
赫爾莫波利斯自古王國時期起就是省會,後來發展成為羅馬埃及行省的主要城市,並從公元三世紀開始成為早期基督教的中心。阿拉伯征服埃及後,該教區被廢棄,該教區一度被廢棄,但隨後恢復為受壓迫的天主教和科普特正教的領銜教區。
「卡穆(ḫmnw)[4]」 聖書體寫法: | |||||
|
「卡穆」(Khemenu,Ḫmnw)是該城市的古埃及語名稱,[5]意為「八鎮」,源自八位當地崇拜的神祇。這個名字以科普特語:Ϣⲙⲟⲩⲛ,羅馬化:Shmun 保留下來,並成為現代阿拉伯語名稱الأشمونين(al-Ashmunayn)的來源。[6]
由於這座城市是托特的主要崇拜中心,希臘人將赫爾墨斯與托特等同,在通用希臘語中,這座城市被稱為「赫爾墨斯之城」。托特是法老的醫藥與智慧之神,也是抄寫員的守護神,而托特與腓尼基神祇埃什蒙有着同樣的聯繫,神廟的碑文也因此稱這位神為「埃什蒙之主」。[7]
赫爾莫波利斯位於上下埃及的交界處,是上埃及第十五個諾姆,赫普塔諾米斯的首府。歷史上底比斯和上埃及其他地區的北部邊界比現代延伸得更遠。赫爾莫波利斯是一處豪華的度假勝地,僅次於底比斯。城市稍南的地方是赫爾莫波利斯堡( Ἑρμοπολιτάνη φυλακή,[8] 阿拉伯語中稱這裡為「尤素夫水道」),來自底比斯的船隻需在此繳納通行費。赫爾莫波利斯人的公共墓地位於尼羅河對岸安蒂諾厄波利斯附近的貝尼哈桑石窟,河流雖然將城市與墓地隔開,但由於西邊的山丘,從水路運送死者比陸路更為簡便。
傳統基督教認為這裡是神聖家族流亡埃及期間的避難所。
大赫爾莫波利斯(Hermopolis Maior)是安蒂諾埃大主教區省會的一個附屬教區,受亞歷山大牧首管轄。該教區在伊斯蘭統治下逐漸消失。
歷任赫爾莫波利斯主教如下:
這座城市曾作為羅馬天主教的一個名義教區存在,[9]並且可能仍屬於科普特正教。到了18世紀,該教區在名義上恢復了其地位,並被稱為領銜教區大赫爾莫波利斯(拉丁語為 Hermopolis Maior;1925-1929 年更名為 Hermopolis Magna)或赫爾莫波利斯大區(意大利語為 Ermopoli Maggiore)。1849年,大赫爾莫波利斯的轄地重新分配給科普特禮天主教明亞教區,標誌着赫爾莫波利斯教區的恢復。
1949 年,名義上的主教職位被廢除,主教級別的歷任任職者如下:
在古埃及晚期及羅馬時代,赫普塔諾米斯頻繁遭受戰火洗禮,相比之下,赫爾莫波利斯較為幸運,未遭受重大破壞。然而,進入穆斯林統治時期後,赫爾莫波利斯的古建築遭到了嚴重破壞。穆斯林統治者將這些建築焚燒製成石灰,還將其拆運作為建材使用。[10]一份公元3世紀的奧克西林庫斯紙莎草書,至今仍保存完好,其中記載了赫爾莫波利斯在當時存在高達七層的建築物。[11]曼徹斯特約翰·賴蘭茲圖書館珍藏有許多與赫爾莫波利斯(烏什蒙)相關的阿拉伯紙莎草文獻,這些文獻的年代可追溯到伊斯蘭曆 2 世紀到 4 世紀。[12]
赫爾莫波利斯神廟的門廊雕塑中,托特及其象徵——朱鷺和犬頭猴形象尤為突出。他在銘文中被稱為「埃什蒙之主」。這座神廟源自法老時代,但托勒密時期的建築更加壯觀,其設計與建造均保留了傳統的埃及風格。作為神廟唯一的遺蹟,門廊由兩排各六根柱子構成。拱廊由五塊石頭搭建而成,每塊石頭都巧妙地穿過兩座柱子的中心,這是埃及建築師常用的技法。中間柱子間距較寬,其上方的石頭長達25英尺6英寸。柱子被塗上了黃、紅、藍三色,交替排列,別具一格。這種設計在古爾諾神廟中也有所體現。(Dénon, L'Egypte, plate 41.)
這些柱子並非由大塊水平石塊堆砌而成,而是由形狀各異的石塊拼接而成。建築設計得非常巧妙,難以發現石塊之間的連接線。柱子底座模仿蓮花下部葉片,其上裝飾着多個同心圓環,尤如木桶的箍圈;在這些圓環之上,柱子看起來像一束束蘆葦,通過水平紐帶固定在一起。包括柱頭在內,每根柱子高約 40 英尺;最大周長約為 281⁄2英尺,距地面約5英尺,柱子的厚度向底部和柱頭方向逐漸減小。柱間最寬處為 17 英尺;其他柱子之間相距 13 英尺。
神廟建築群外部是一座巴西利卡式的科普特教堂的遺蹟,[13]於5世紀建造在神廟早期建築之上。[14]這座教堂可以說是科普特建築中的傑作。[15]教堂的總長為55米,具有柱廊式半廳,末端連接着外廊和側廊。中殿設有後殿,寬14.7米,過道寬5.6米。[16]1942年,穆哈拉姆·卡邁勒(Moharam Kamal)首次發現了教堂的遺蹟, [17]隨後一支來自亞歷山大大學的探險隊對遺蹟進行了清理工作。1987年至1990年,一支由華沙大學波蘭地中海考古中心、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室和埃及文物部共同組成的波蘭——埃及探險隊對教堂進行了詳細記錄。 [14]
目前這裡有一個小型露天博物館,其中矗立着兩尊巨大的托特狒狒崇拜太陽的雕像,還有幾塊刻有雕紋的石磚。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