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緊急救援署(英語:Federal Emergency Relief Administration,縮寫為FERA)是美國聯邦政府1933年至1935年間的機構,其前身是由胡佛總統在1932年創建的緊急救援署(Emergency Relief Administration,ERA)[1]。1933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1935年,聯邦緊急救援署被公共事業振興署(WPA)代替。
聯邦緊急救援署成立初期,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第二年,其主要目標由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即通過在地方和州政府創造新的非技術性工作以減輕家庭的失業。儘管工作比直接支付現金,即所謂的「救濟金」更昂貴,但在心理上對於失業者的自尊是更有益的。
羅斯福新政的第一項措施,就是建立平民保育團(CCC)[2]。平民保育團是從1933年到1942年間運作的以工代賑計劃,專門吸納年齡在18歲到25歲之間的救濟家庭中的未婚失業男性,從事植樹護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築、開闢森林防火線和設置森林望塔等工程建設。平民保育團為年輕男性提供了工作,救濟了在經濟大蕭條時期難以找到工作的家庭。與此同時,在全國範圍內開啟了自然資源保護項目。平民保育團第一批招募了25萬人,在遍及各州的1500個營地勞動。九年間,先後有300多萬青年參與了平民保育團,他們開闢了740多萬英畝國有林區和大量國有公園。平均每人每期干9個月,月工資中拿出絕大部分作贍家費,這樣就在整個社會擴大了救濟面和相應的購買力。
在1933-34年冬季,面對持續的高失業率和公共福利問題,聯邦緊急救援署設立了土木工程署(CWA),作為一個注資4億美元的短期項目為人們提供工作。土木工程署提供的建設性工作,主要是改善和建造建築物和橋梁。它結束於1934年3月,為400萬人提供了工作[3]。
成立聯邦緊急救援署,實行以工代賑,是羅斯福新政的重要一環。在聯邦緊急救援署的調配下,推行了一系列公共工程,緩和了高失業率帶來的社會危機和階級矛盾,並刺激了消費和生產。聯邦緊急救援署幫助美國成功度過了經濟大蕭條時期,它的運行機制對後來的機構有着重要的啟示,至今仍產生着影響。
開展的項目
聯邦緊急救援署(FERA)有三個主要目標:
- 提供充足的救助措施;
- 為可以工作的人提供工作;
- 開展多樣的救助項目。
據估計,在整個大蕭條期間,大約四分之三的受助家庭的成員是具有工作能力的,聯邦緊急救援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儘可能地為這些人提供工作的機會。圍繞這個目標,聯邦緊急救援署開展了一系列以工代賑的項目,包括建築工程、日用消費品生產等。在提供的這些以工代賑的項目中,建築工程被指責「利潤微薄」。相比較而言,日用品生產則顯得更為有用,諸如罐頭、衣服、被子等產品不斷分發給救濟對象,維持着他們的生活。然而,由於這些項目和資本家的相關產業發生了競爭關係,受到了資本家的猛烈攻擊。最終,在1935年公共事業振興署(WPA)成立後被終止掉了,此後,類似的政府項目再也沒有開展過。
聯邦緊急救援署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在各地設立相應的救助機構,儘管在聯邦緊急救援署成立前6-7個月,一些州就已經建立自己的救助機構,但是這些救助機構都打不到救援署的要求,因此都被要求重新整修。[4]
受大蕭條的影響,1932年至1933年間,大批的教師也不得不申請救濟,然而聯邦緊急救援署無法給與他們直接的救濟,為了解決教師的生計問題,同時也為了提高其他工作人員的工作素養,聯邦緊急救援署開展了成人教育計劃。
工人教育屬於成人教育的一部分,主要從工人的角度來講解經濟和社會問題。1933年,聯邦緊急救援署開展了成人教育計劃,工人教育計劃包含其中。從1933年到1943年,救援署共進行了36項工人教育的項目,其中有17項整整持續了十年。據官方統計,截止二戰結束,全國至少有一百萬的工人參與了該計劃,而僱傭的教師也達到了兩千人之多。
工業教育計劃的實施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聯邦緊急救援署階段(FERA, 1933-1935年),公共事業振興署(WPA, 1935-1939年),WPA工人服務項目(1939-1943年)
聯邦緊急救援署的女性救助項目集中在土建工程方面,包括了衛生調查、高速公路及公園美化、公共建築翻修,以及博物館管理等項目。這些項目設立得益於埃倫S.伍德沃德(Ellen S. Woodward)女士,她於1933年被任命為救援署婦女工作方面的主管。與此同時,救援署還要求各地的救助機構選拔一名女性領導女性救助工作,以保證女性的平等待遇。1935年,埃倫擔任了公共事業振興署的行政助理,並實施了一項為50萬名婦女提供收入的救助項目。[5]
大蕭條期間,窮人們普遍糧食供應不足,然而事實上農民卻很多,糧食盈餘。為了解決這種不協調的現象,聯邦緊急救援署和公共事業振興署進行了政府性的購買計劃,從農場採購盈餘的糧食後重新分配給需要的人群。糧食的再分配主要通過三個途徑,包括直接分配,糧票分發,還有學校午餐項目。
特殊項目
有三種特殊的特殊的聯邦緊急救援署項目:
- 聯邦農產過剩救援項目
- 自助合作交換項目
- 非當地居民救援計劃
聯邦農產過剩救援項目的目的主要有兩個。第一,通過在自由市場中除去剩餘的極其廉價的過剩農產品幫助農民維護在貧困線之上。其做法是,作為中介,將農產品購入後發給州或者地方的救援部,再而發給需要被救援的人。有時,農產過剩救援工作由州救援部完成。
自助合作交換項目是聯邦緊急救援署的一小部分。它的目標是,以現有的基層的產品交換(非金錢)為基礎,擴展並為他們提供方便。比如說,在一個原有的產品交換群體,如果其中的成員需要不能由他們本身生產的產品時,自助合作交換項目可以為他們提供幫助,溝通不同的交換群體達到目的。有時,該組織也為那些想要自助創業的群體提供幫助。
聯邦緊急救援署的非當地居民救援計劃於1933年7月建立。當外地居民被看做當地資源以及工作的搶奪者時,非當地居民救援計劃應運而生。其目標是為那些幫助非當地居民提供幫助的州提供基金。在該計劃成立之初,雖然該救援計劃基本不需要各州當地的資金,但由於排外性,只有非常只有少數幾個州已經1933年9月之前申請該計劃。直到該年12月才有40個左右的州參與。由於大多數州對外地人要求定居當地一年以上才能申請救援,聯邦政府只好通過非當地居民救援計劃來幫助那些定居12個月以下的人們。
在兩年多的期間裡,該計劃廣泛遍布於鐵路幹線以及大城市。該計劃為非本地居民提供住所及食物。在可能的情況下還會提供工作。
聯邦緊急救援署和西雅圖救援署合作為無家可歸者在西雅圖的兩個位置, 213-1/2第二大道南(前美國移民局大樓)和117-1/2大街提供救援。因為西雅圖的地位作為一個門戶城市到太平洋和阿拉斯加,坐擁來自美國各地,甚至國外的避難者。
後期發展
聯邦緊急救濟署於1935年被取消,其工作交由公共事業振興署(WPA)和社會保障局(SSA)接替。
1935年至1943年間,公共事業振興署先後為大約八百萬人提供了工作機會,耗資134億美元。公共事業振興署資助建起的公園、橋梁和學校幾乎遍布美國的每一個社區。到1940年為止,公共事業振興署新建大約4383座學校建築,改進了3萬多座;新建130家醫院,改進了1670家醫院[6]。
社會保障局負責管理美國社會保障項目(Social Security)。社會保障項目是全美最大的社會福利項目,覆蓋幾乎所有在美國工作的合法居民。在2013年,社會保障的支出占美國政府支出的37%,占美國當年GNP的8.4%。[7][8]
聯邦緊急救援署不僅在羅斯福新政期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對美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