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稀土礦物(英語:Rare earth mineral)是指主要成分包含一種或是多種稀土元素的礦物。稀土礦物通常發現於鹼性至過鹼性火成岩組合中、與鹼性岩漿伴生的偉晶岩中,或是存在/伴生於碳酸鹽深成岩中。[1]具有鈣鈦礦結構的礦物是稀土元素鹼性錯合物的常見宿主。[2]來自地幔的碳酸鹽熔體也是稀土的載體。[3]與鹼性岩漿作用相關的熱液礦床含有多種稀土礦物。[1]
而稀土元素是一組共17種,銀白色、質軟、具有光澤,但彼此性質相似難以區別的金屬元素。[4][5] 雖然名為稀土元素,但實際上這些元素在地殼中的數量相對豐富,其中豐度最高的鈰是地殼中排名第25常見的元素(參見地殼元素豐富度列表),佔68百萬分率,含量超過銅。然而,由於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學特性,它們在地殼中分布通常十分分散,而罕有富集到高濃度的稀土礦物存在,因此世界上少有具開採價值的礦場,故得「稀土」之名。[6]
中國的儲藏量佔全世界的36.7%,[7]但中國的產量曾佔全世界的95%以上,[8]在2017年佔全世界的81%。到2021年中國的產量佔全世界的60.63%,而同年美國的產量排名第2,佔比為15.52%。[9]
中國的白雲鄂博礦區是世界已知最大的稀土礦物蘊藏區。[10]在2005年,這個礦區的稀土元素產量曾高達全世界的45%。[11][12][13]
以下所列的是比較常見的熱液稀土礦物,以及經常含有顯著稀土元素替代物的礦物:[14]
在自然環境中的稀土元素濃度非常低。蘊藏這類資源的礦山通常位於環境和社會標準非常低的國家,因為礦山的開發,而導致有侵犯人權、森林砍伐的事情,並且污染到當地的土地和水源。[15][16]
在採礦和工業生產場所附近,稀土元素的濃度會上升到正常背景水準的許多倍。稀土元素一旦進入環境,就會滲入土壤中,然後它們的遷移取決於多種因素,例如侵蝕作用、風化作用、pH值、降水和地下水等。如同金屬一樣,它們可根據土壤條件形成,無論是移動,或是被吸附到土壤顆粒中。根據它們的生物利用度,稀土元素可被植物吸收,然後被人類和牲畜攝入。對於稀土元素的開採,使用( 肥料添加劑)和磷肥的生產,都會導致稀土元素污染 。[17]此外,在萃取稀土元素的過程中會用到強酸,而這些酸會滲入環境,並通過水體而導致水生環境酸化。
對於稀土元素的開採、提煉和回收,如果管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後果。稀土元素尾礦中的釷和鈾因有低放射性,而存有潛在危害,[18]這些物質如果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廣泛的傷害。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