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伊音節文字(英語:Vai syllabary,或稱瓦伊文)是一種用來書寫瓦伊語音節文字,由莫莫盧·杜瓦盧·布克萊英語Momolu Duwalu Bukele設計。[1][2][3]講瓦伊語的人主要生活在利比里亞,也有一些生活在塞拉利昂。這種文字首次得到記錄是在1830年代,當時瓦伊人和大多數學者皆視布克萊為其發明者和主要推動者。瓦伊音節文字和西非書面字母西非最成功的兩種本土書寫系統,就當前使用者數量和書面作品的可用性而言。 [4][5]

Quick Facts 瓦伊音節文字 ꕙꔤ, 類型 ...
瓦伊音節文字
ꕙꔤ
五個瓦伊音節文字字符。
類型
使用時期
1830年代至今
書寫方向從左至右 編輯維基數據
語言瓦伊語
ISO 15924
ISO 15924Vaii (470), ​Vai
Unicode
別名Vai
範圍U+A500—U+A63F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 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Close

文字結構

Thumb
瓦伊音節文字

瓦伊音節文字從左到右書寫,每個字符代表一個CV(輔音-元音)音節。最初,以鼻音結尾的音節(例如don)、帶有長元音的音節(例如soo)、帶有雙元音的音節(例如bai),還有bili和sɛli,都有單獨的字符來表示;現在的瓦伊音節文字捨棄了這些字符。

早期的瓦伊音節文字並未對瓦伊語的每個音節都加以區分。1960年代,利比里亞大學通過用給部分字符增加筆畫,區分了所有正在使用的CV音節。鼻化元音音節的字形相對較少,是因為含有鼻化元音的音節種類較少。

瓦伊音節文字的字形演化得越來越簡單,分析表明,只需幾代人的時間就能做到這一點。[6][7]

與切羅基音節文字的可能聯繫

1960年代出現的證據表明,切羅基音節文字為瓦伊音節文字的設計提供了範例。[8]那時,美國傳教士正致力於參照着切羅基音節文字給利比里亞的語言設計書寫系統[9]切羅基音節文字已經發明、瓦伊音節文字尚未發明的時候,一些切羅基人移民到了利比里亞,奧斯汀·柯蒂斯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他聯姻進了一個顯赫的瓦伊人家族,自己也成為了一位重要的瓦伊酋長。引起世人關注瓦伊音節文字存在的「房屋銘文」實際上就在柯蒂斯家中,也許這並非巧合。[10]

字符表

More information e, i ...
  e i a o u ɔ ɛ
‑̃
ŋ‑̃    
h‑
h‑̃    
w‑
w‑̃
p‑
b‑
ɓ‑
mɓ‑
kp‑
kp‑̃    
mgb‑
gb‑
gb‑̃  
f‑
v‑
t‑
θ‑
d‑
ð‑
l‑
r‑
ɗ‑
nɗ‑
s‑
ʃ‑
z‑
ʒ‑
tʃ‑
dʒ‑
ndʒ‑
j‑
k‑
k‑̃    
ŋg‑
ŋg‑̃  
g‑
g‑̃  
m‑
n‑
ɲ‑
  e i a o u ɔ ɛ
Close

額外的字符

More information 象徵, 功能[11] ...
象徵 功能[11]
音節尾的/ŋ/
可選的長元音標記(長元音也可以通過在音節後面加上h開頭的、元音相同的音節來表示)
Close

標點符號

瓦伊音節文字有自己的基本標點符號:[11]

More information 符號, 功能 ...
符號 功能
逗號(,)
句號(。)
꘎꘎ 嘆號(!)
問號(?)
Close

其他標點符號則採取歐洲用法。

不再使用的字符

Unicode

參考資料

拓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