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貝什層 Formation)為地層年代屬於馬斯垂克期的地層組,位於現今的羅馬尼亞,在地層年代上與薩爾德層(英语:Sard Formation)相同。塞貝什層主要由黏土岩(英语:Claystone )夾雜多層的砂岩與礫岩。塞貝什層發現的化石屬於哈采格島古動物群。 Vremir, Mátyás; Bălc, Ramona; Csiki-Sava
肯鼠鯊"Lamniform sharks of the mid-Cretaceous Alinga Formation and Beedagong Claystone , Western Australia". Palaeontology. 1996, 39: 813–849. ISSN 0031-0239
双尖耻骨龙属 VP 509为三维状态保存的部分骨骼,由骨盆区域、前后肢及九节尾椎组成,发现于新莱昂州蒙特雷东部圣菲利佩组的海洋沉积物(黏土岩(英语:claystone ))中,时间处在晚白垩世早期科尼亚克阶与桑托阶的边界上。双尖耻骨龙被归入沧龙科中的沧龙亚科。 已有人提出归入双尖耻骨龙的化石年代可能更晚,因
大鸟翼龙属 具备在某些兽脚类中发现,但不存在于任何翼手龙亚目中的特征。 然而更多近期研究均再次将其恢复为一种翼龙。 发现骨骼的沉积物属淤泥黏土岩(英语:claystone ),是由沉积物在晚白垩世一段相对凉爽的时期沉积而成的:西部内陆海道的海平面至少就中生代标准而言明显非常低,尽管这也可能是由科迪勒拉掩覆带的猛
阿尔伯塔泳龙属组底部上方约15米、矿工称为“10英寸膨润土”("10 inch bentonite")的灰渣层下方约2米处一片结核层的深灰色黏土岩(英语:claystone )中挖出。其收集于圣玛丽河段(St. Mary River Section)1号泥层(Muddy Unit 1)下段,正位于该地层已知最底层的出产扁平杆菊石(Bacul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