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U-35號潛艇 (1914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U-35号潜艇 (1914年)
Remove ads

陛下之35號潛艇(德語:SM U 35[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一艘潛艇或稱U艇。它由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承建,於1914年4月18日下水,至同年11月3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U-35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期間服役的329艘德國潛艇之一,並參加了大西洋潛艇戰役。在其十七次巡邏中,共擊沉了220艘協約國中立國商船,容積總噸高達505121噸,成為人類戰爭史上最成功的潛艇。[5]戰後,U-35號於1918年11月26日被引渡至英國正式投降,並於1919年至1920年間在布萊斯拆解報廢。

事实速览 歷史, 德意志帝國 ...
Remove ads

設計

U-35號為雙殼遠洋潛艇德語Zweihüllenboot,在尺寸上類似於U-23至U-30型,僅在推進和速度上略有不同。德意志帝國海軍將其視為非常優秀的公海艦艇,具有適中的機動性和良好的水面掌舵能力。[6]

艇只的全長耐壓殼體英語Pressure hull長分別為64.70米和52.36米;舷寬6.32米,當中的耐壓殼體寬為4.05米;有7.68米的總高和3.56米的吃水深度。艇只的總排水量達971噸;其中水上為685噸,水下為878噸。[6]

U-35號搭載有可在水上使用的兩台日耳曼尼亞六缸二衝程柴油發動機,總功率為1,850匹公制馬力(1,361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門子-舒克特英語Siemens-Schuckert雙電動發電機,總功率為1,200匹公制馬力(883千瓦特)。這些發動機用以驅動雙軸、每根軸各一個的直徑1.6米長螺旋槳,從而使艇只在水上的最高速度達16.4(30.4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為每小時9.7節(18.0公里每小時)。它可以8節(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8,790海里(16,280公里),或以5節(9.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80海里(150公里)。艇只的潛航深度為50米。[6]

艇只裝備了四具直徑為500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其中艏、艉各兩具,並可攜帶合共6枚魚雷。此外,U-35號於1915年還增配了一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英語8.8 cm SK L/30 naval gun,1916年至1917年間又被一門105毫米45倍徑速射炮英語10.5 cm SK L/45 naval gun所取代。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名軍官和31名水兵。[6]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1917年4月擊沉英國輪船楓林號

U-35號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於1912年3月29日向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訂購。它自1912年12月20日開始鋪設龍骨,原計劃於1914年3月1日交付使用。但由於船廠二衝程柴油發動機的生產延誤,該艇直至1914年4月18日才下水,至同年11月3日在首任艇長、海軍上尉瓦爾德馬·科普哈梅爾德語Waldemar Kophamel的指揮下正式入役英語Ship commissioning。在U-35號任期最長的艇長為洛塔爾·馮·阿爾諾·德·拉·佩里耶上尉,他於1915年11月13日上任,至1918年3月16日離艇。恩斯特·馮·福格特上尉隨即接替其指揮權,之後又由海諾·馮·海姆堡德語Heino von Heimburg上尉於1918年10月14日繼任至戰爭結束。[6]

入役後,U-35號即被編入駐黑爾戈蘭島的第二潛艇區艦隊。它在出航北海的偵察行動中完成了自己的頭兩次巡邏。在其後的三次巡邏中,該艇共擊沉17艘商船,容積總噸為25716噸。1915年8月,U-35號與姊妹艇U-34號一同被轉移至地中海,成為駐奧匈帝國軍港科托爾普拉區艦隊(後稱地中海區艦隊)的一份子。在兩者的配對巡邏中,共擊沉2艘商船,合計3724總噸。其後,U-35號又展開了兩次巡邏,共摧毀13艘商船,總計51594總噸,其中包括1915年10月23日在愛琴海擊沉的英國運兵船馬凱特號英語SS Marquette (1897)。當時它正載着英國第29師英語29th Division (United Kingdom)的一支彈藥縱隊,以及新西蘭第一駐軍醫院的工作人員——儘管當天有另一艘英國醫療船格蘭特利城堡號(Grantully Castle)也行駛在同一航線上。[7]

1915年10月下旬,U-35號在博德魯姆附近接收了十多名土耳其軍官和戰爭物資,前往支援在利比亞沙漠中與英國和意大利殖民地作戰的叛亂部落塞努西亞英語Senusiyya。得益於天氣條件良好,潛艇還拖走了兩艘土耳其雙桅縱帆船。護航隊最終順利抵達利比亞沿海城鎮巴迪亞英語Bardia,並在那裡卸下物資。11月5日,U-35號在埃及的塞盧姆英語Sallum灣擊沉了英國武裝登船檢查艇英語Armed boarding steamer塔拉號英語TSS Hibernia (1899),並摧毀了駐泊港內的埃及炮艦阿巴斯號。[8]四天後,在姊妹艇U-34號的協助下,U-35號於希臘馬塔潘角附近擊沉了英國貨輪加利福尼亞人號;後者曾在1912年4月15日的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中因不作為而聞名,儘管它是當時距離最近的船隻。在U-34稍早前擊傷加利福尼亞人號之後,U-35號完成了致命一擊。當U-35衝過來將它解決掉時,該貨輪正由一艘法國巡邏艇拖行。[9]無獨有偶,U-35號也曾在1916年的某日接近命運多舛的泰坦尼克號姊妹船奧林匹克號,但是「條件使得無法發動攻擊」。[10]

Thumb
王牌艇長佩里耶(左二)及U-35號軍官

1915年11月13日,海軍上尉洛塔爾·馮·阿爾諾·德·拉·佩里耶接掌U-35號,開啟其作為史上最成功的王牌艇長之路。[11]在佩里耶的指揮下,U-35號在地中海進一步展開了十五次巡邏,共擊沉商船187艘,容積總噸高達417682噸,占到地中海戰區德軍擊沉、擊傷敵船總噸位數的五分之一。當中的第十四次(1916年7月26日持續至8月20日)被視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潛艇巡邏;在此期間,該艇共擊沉了54艘商船,容積總噸為90352噸,其為此付出的代價僅是900餘發炮彈和4枚魚雷。根據佩里耶的作戰習慣,通常在距離目標5公里(2.7海里)的方位開火,威脅對方放慢速度或干擾其航行;接近至2.5公里(1.3海里)左右時,再用88毫米口徑甲板炮英語Deck gun重點攻擊對方船艏或船艉,直至將其擊沉或迫使其停航後派遣登船小組用炸藥炸沉。[12]然而,佩里耶獨特的作戰方式也決定了在他所捕獲的獵物中軍用船舶占比很小,其中包括於1916年2月29日和10月2日分別擊沉了英國單桅戰船報春花號和法國炮艦參宿七號。1916年2月26日,U-35號又在基西拉島附近成功用魚雷摧毀了載有1800名法國士兵的武裝商船普羅旺斯號英語SS La Provence,造成990人罹難;[13]同年10月10日,它則在聖彼得羅島西南部海域擊沉容積總噸為14966噸重的法國運兵船高盧號英語SS Gallia,導致600人死亡。這也是U-35號所擊沉的最大型船舶,也是一戰期間遭U艇擊沉的最大型船舶之一[14][15]

海軍上尉恩斯特·馮·福格特於1918年3月17日接過U-35號的指揮權。從1918年9月7日至10月9日間,他曾率艇參加兩次行動,一次是敵對航行德語Feindfahrt,一次是從科托爾至德國的轉移巡航,但兩次行動都因發動機故障而提前中止。1918年10月14日,海諾·馮·海姆堡中尉成為U-35號的末任艇長。在他的領導下,艇只被轉移至基爾。返航之旅從1918年9月7日持續到10月9日。 戰後,根據對德停戰協議的要求,U-35號於1918年11月26日移交英國正式向協約國投降,並於1919年至1920年間在布萊斯拆解報廢。[16]

Remove ads

襲擊歷史摘要

Thumb
在地中海浮出水面的U-35號
更多信息 日期, 船名 ...
Remove ads

注釋

腳註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