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 是臺灣話書寫系統之一的教會羅馬字(白話字)使用的元音字母。這個字母讀作 [ɔ]。由於台灣話是聲調語言,不帶附加符號的字母表示一聲的韻母,其他五種聲調要求使用下列五種聲調符號中的一個加在上面。
- Ó͘ ó͘(二聲)
- Ò͘ ò͘(三聲)
- Ô͘ ô͘(五聲)
- Ō͘ ō͘(七聲)
- O̍͘ o̍͘(八聲)
歷史
這個字母是由主要活躍於廈門的傳教士羅啻於 19 世紀中期引入,作為區分閩南語韻母 /o/ 和 /ɔ/ 的方式(後來成為 ⟨o͘⟩)。[1]其後於白話字正寫法當中建立起來,在早期只有一種偶然的例外——一個例子就是杜嘉德於 1873 年編寫的詞典,其中他把 ⟨o͘⟩ 替換成了與英語表音音標相似的字母。[2])
2006 年中華民國教育部推出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臺羅拼音),採用能直接以英文鍵盤打出的新式拼音,O͘ 在新式拼音中被 oo 給取代(若為入聲則簡寫為 o)。[3]
電腦
如果用 Unicode 編碼,這個字母是由 O 加上組合附加符號字符 U+0358 ◌͘ COMBINING DOT ABOVE RIGHT 而成,不能與越南文之 Ơ 相混淆。這個字母並未很好的得到電腦字體支援,而且常常輸入成 o·(使用間隔號)、o•(使用着重號)、oo 或者 ou。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