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2002~2019年的電視節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IT台灣誌》是已停播的節目[1]。
《MIT台灣誌》是為台灣探訪與見證前人留下歷史足跡,為台灣這塊土地留下一段完整紀錄,並參照資料照片與製作人麥覺明口頭解說,令觀眾可以拼湊出當年歷史。在每段廣告之前,《MIT台灣誌》會出現一則專題解說,是《MIT台灣誌》另一項特色。《MIT台灣誌》除富有歷史文化探訪紀錄外,在探訪路途上會不斷探究與發現值得紀錄之事,有:生態介紹、地質變化、新物種發現、辨認動植物、山嶽特色與氣候、術語解說、人文風情寫實…等,這也見證了台灣前古後今、探史溯源的多元性紀錄,是一部具有生態教學、文化品味、社會動態與價值變化的詮釋,深深結合自台灣有開發歷史以來,歷經滄海桑田的歲月與戰爭留下的烙痕。
2019年12月29日中午,麥覺明於《MIT台灣誌》Facebook粉絲專頁直播,說明當天播出的第906集為最後一集[2]。中視回應:「《MIT台灣誌》開播至今18年,因收視不如預期,考量頻道經營,只好忍痛停播。中視感謝製作單位用心製作節目,並給予祝福。」[3]麥覺明表示,《MIT台灣誌》「過去在12點播出時,收視率都有維持在1%;後來改到1點播出後,雖有下滑,但也慢慢拉回水準」[4]。同一時間批踢踢實業坊八卦板、登山板皆有相關討論文章。
2019年12月30日,中視表示,最近幾年因為觀眾新鮮感不再,《MIT台灣誌》收視率從最高的1%逐漸腰斬到現在0.5%,粗估一年要虧損新臺幣700萬至800萬元之間;中視肯定麥覺明的努力與付出,但收視率下滑導致入不敷出,連年虧損的中視實在無力再負擔[5]。
2020年7月21日,MOMOTV在Facebook粉絲專頁公布,全新一季《MIT台灣誌》8月19日將在MOMO綜合台播出,線上平台由myVideo影音隨看同步播出[6]。
所在地 | 播出頻道 | 播出日期 | 播出時間 | 備註 |
---|---|---|---|---|
臺灣 | 中視 | 2002年4月-2006年12月 2007年3月-2008年5月 2008年11月-2009年5月 2011年-2016年8月7日 |
每週日中午12:30-13:30 | 2013年6月9日起,中視HD台(現中視菁采台)開始同步首播。(中視HD頻道的廣告時間較短,但在過下午1點後,為了與中視的播畢時間相近,而插入了1則不斷重覆約10分鐘的廣告) |
臺灣 | 中視 | 2007年1月-2007年3月 | 每週六傍晚17:30-18:30 | |
臺灣 | 中視 | 2008年5月-2008年11月 | 每週四晚間22:00-23:00 | |
臺灣 | 中視 | 2009年6月 - ? | 每週六晚間18:00-19:00 | |
臺灣 | 中視 | 2016年8月14日-2019年12月29日 | 每週日中午13:00-14:00 | |
臺灣 | 中視(MOD) | 2019年7月10日-2019年12月20日 | 每週一至五17:00-18:00 | 該時段的數位無線電視、有線電視的訊號為《櫻桃小丸子》(中視未取得《櫻桃小丸子》的MOD及網路播映權) |
臺灣 | 立視線上影視 | |||
臺灣 | 四季線上影視 | |||
臺灣 | MOMO綜合台 | 2020年8月19日 - | 每週三晚間22:00-23:00 | 907集- |
臺灣 | myVideo | 2020年8月19日 - | 每週三晚間22:00 | 907集- |
以下僅列紀錄人,非紀錄人主持則不列。如有遺漏,請添加。
節目中,有時會以 體驗人 的身分邀請藝人來賓與麥哥(麥覺明)一同參與主持並體驗大自然與人文之紀錄。如有遺漏,請添加。
(以下人員介紹會隨節目變動,僅供參考。)
年份 | 獲提名 | 獎項 | 結果 |
---|---|---|---|
2006年3月24日 | 廣電基金推薦「2006年第一季優良電視節目」 | 獲獎 |
年份 | 獲提名 | 獎項 | 結果 |
---|---|---|---|
閱聽人監督媒體聯盟觀眾評選第一名 | 獲獎 |
年份 | 獲提名 | 獎項 | 結果 |
---|---|---|---|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五顆星優質節目獎」 | 獲獎 | ||
2004年1月12日 |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04年(第一屆)「台灣原住民族電視節目評鑑作業」評鑑「原住民優質節目推薦獎」[10] | 獲獎 |
年份 | 獲提名 | 獎項 | 結果 |
---|---|---|---|
2002年 | 麥覺明、劉志益 | 第37屆金鐘獎 攝影獎 | 提名 |
2002年 | 阮昌麟 | 第37屆金鐘獎 剪輯獎 | 提名 |
2004年 | 麥覺明、阮昌麟 | 第39屆金鐘獎 非戲劇類導播(演)獎 | 提名 |
2006年 | 台灣古道誌 | 第41屆金鐘獎 教育文化節目貢獻獎 | 獲獎 |
2006年 | 麥覺明 | 第41屆金鐘獎 社區綜藝類最佳主持人獎 | 提名 |
2006年 | MIT台灣誌 | 第41屆金鐘獎 社區綜藝獎 | 提名 |
2007年 | 麥覺明 | 第42屆金鐘獎 非戲劇節目導播(演)獎 | 提名 |
2007年 | 張翼謀 | 第42屆金鐘獎 攝影獎 | 提名 |
2007年 | 繽紛台灣再發現 | 第42屆金鐘獎 綜合節目獎 | 獲獎 |
2007年 | 麥覺明 | 第42屆金鐘獎 綜合節目主持人獎 | 提名 |
2008年 | 麥覺明 | 第43屆金鐘獎 非戲劇類節目最佳導演(播)獎 | 獲獎 |
2008年 | MIT台灣誌 | 第43屆金鐘獎 綜合節目獎 | 提名 |
2009年 | 阮昌麟 | 第44屆金鐘獎 非戲劇類節目導播獎 | 提名 |
2010年 | 行腳類節目 MIT台灣誌 | 第45屆金鐘獎 | 提名 |
2011年 | 行腳類節目 MIT台灣誌 | 第46屆金鐘獎 | 提名 |
2012年 | 行腳類節目 MIT台灣誌 | 第47屆金鐘獎 | 提名 |
2012年 | 麥覺明 | 第47屆金鐘獎 行腳類節目主持人獎 | 提名 |
2013年 | 麥覺明 | 第48屆金鐘獎 非戲劇類節目導播獎 | 提名 |
2013年 | 劉志益 | 第48屆金鐘獎 攝影獎 | 提名 |
2013年 | 行腳類節目 MIT台灣誌 | 第48屆金鐘獎 | 獲獎 |
2015年 | 麥覺明 | 第50屆金鐘獎 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 | 提名 |
2017年 | 麥覺明 | 第52屆金鐘獎 自然科學紀實節目主持人 | 獲獎 |
2017年 | 阮昌麟、麥覺明 | 第52屆金鐘獎 剪輯獎 | 提名 |
2017年 | 自然科學紀實節目 MIT台灣誌 | 第52屆金鐘獎 | 提名 |
2018年 | 麥覺明 | 第53屆金鐘獎 自然科學紀實節目主持人 | 提名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