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蛛屬(Latrodectus),常稱寡婦蜘蛛,是姬蛛科下的一個屬,下有31種蜘蛛,分佈於全球各地[2]。其體型各異,體長在3—10公釐(0.12—0.39英寸)之間,一些雌性體長可達13公釐(0.51英寸)[3]。大多數雌性的背部均有明顯的紅色記號。大多數寡婦蜘蛛的毒液並不會致人死命。
習性
該屬蜘蛛間存在性食同類現象,雌性會在交配後吃掉雄性,因此得名「寡婦蜘蛛」[4]。這種行為可以提高其後代生存率[5],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寇蛛屬蜘蛛都有這種習性。它們之間的性食同類現象一般都是在實驗室中觀測到的,而由於場地限制,雄性蜘蛛難以逃脫,在自然界中未必如此。雌性寇蛛在吃飽後會散發出特別的化學信號,因此雄性可以選擇恰當的時機與其交配,以避免自己被吃。[6][7]
和同科的其他蜘蛛一樣,寇蛛屬的蜘蛛也靠織網來捕捉獵物[8][9],捕食對象為各類飛蟲、甲蟲[9]。在受到威脅時,他們很少會進行反擊,而是從蛛網中降至地面逃脫。在受困時,一般靠裝死或向敵人吐絲來擺脫危險,只有在特別危急的時候才會咬敵人[10]。
分類
寇蛛屬由Walckenaer於1805年建立,最初只有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 和Latrodectus mactans這兩種蜘蛛[1][11]。赫伯特·沃爾特·李維在1959年對該分類做出了調整,以雌性性器官而不是體色為劃分標準。[12]
截至2017年7月[update],世界蜘蛛名錄收錄有以下物種:[1]
- Latrodectus antheratus (Badcock, 1932) –巴拉圭、阿根廷
- Latrodectus apicalis Butler, 1877 – 加拉帕戈斯群島
- Latrodectus bishopi Kaston, 1938 – 美國
- Latrodectus cinctus Blackwall, 1865 – 非洲和中亞
- Latrodectus corallinus Abalos, 1980 – 阿根廷
- Latrodectus curacaviensis (Müller, 1776) – 小安地列斯群島、南美
- Latrodectus dahli Levi, 1959 – 摩洛哥至中亞
- Latrodectus diaguita Carcavallo, 1960 – 阿根廷
- Latrodectus elegans Thorell, 1898 – 印度、緬甸、中日
- Latrodectus erythromelas Schmidt & Klaas, 1991 – 印度、斯里蘭卡
- Latrodectus geometricus C. L. Koch, 1841 – 全球
- Latrodectus hasselti Thorell, 1870 – 東南亞至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 Latrodectus hesperus Chamberlin & Ivie, 1935 – 北美洲、以色列
- Latrodectus hystrix Simon, 1890 – 也門、索科特拉島
- Latrodectus indistinctus O. Pickard-Cambridge, 1904 – 納米比亞、南非
- Latrodectus karrooensis Smithers, 1944 – 南非
- Latrodectus katipo Powell, 1871 – 新西蘭
- Latrodectus lilianae Melic, 2000 – 西班牙、阿爾及利亞
- Latrodectus mactans (Fabricius, 1775) – 北美
- Latrodectus menavodi Vinson, 1863 – 馬達加斯加、科摩羅群島、阿爾達布拉島
- Latrodectus mirabilis (Holmberg, 1876) – 阿根廷
- Latrodectus obscurior Dahl, 1902 – 佛得角、馬達加斯加
- Latrodectus pallidus O. Pickard-Cambridge, 1872 – 佛得角、利比亞至中亞
- Latrodectus quartus Abalos, 1980 – 阿根廷
- Latrodectus renivulvatus Dahl, 1902 – 非洲和中亞
- Latrodectus revivensis Shulov, 1948 – 以色列
- Latrodectus rhodesiensis Mackay, 1972 – 南非
- Latrodectus thoracicus Nicolet, 1849 – 智利
- 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 (Rossi, 1790) - 模式種,地中海地區至中國
- Latrodectus variegatus Nicolet, 1849 – 智利、阿根廷
- Latrodectus variolus Walckenaer, 1837 – 美國、加拿大
咬傷
由於拉特羅毒素的作用,其咬傷可能導致嚴重肌肉痛、肌肉痙攣、腹絞痛、劇汗和心跳過快[13],症狀一般持續三至七日,但也有可能持續數周[14]。大多數被咬傷者在接受治療後症狀都會在一日之內消失,其中雄性咬傷最輕。這些蜘蛛攻擊性其實並不高,所以除非受到刺激,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15]
20世紀初有一些被間斑寇蛛咬傷致死的案例,但大多數情況下該屬蜘蛛的咬傷並不致命[16]。實際上多數醫生施打抗毒血清也只是為了緩解病人疼痛而已[17],有研究表明普通的鎮痛劑就足以治療寡婦蜘蛛咬傷。[17]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