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為身份公開或有可靠來源證實的「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人物」列表。

概要

由於「同性戀」這個詞彙以及「同性戀者」這個身份認同直至十九世紀才在歐洲出現[1],二十世紀初傳至日本華人地區[2],因此亞洲LGB人物列表非洲LGB人物列表歐洲LGB人物列表美洲LGB人物列表大洋洲LGB人物列表跨性別人物列表收錄對象為十九世紀末以後的歐美人士民國以後出生的華人現代世界各地區的LGBT人物,在這之前的歷史人物請見LGBT歷史人物列表

儘管同性之間的情欲親密關係亙古即存,然而性傾向同性戀的定義隨時間有所改變,並且難以整合[3]。總括而言大多數的定義都含有心理成份(例如,個體情欲偏好的性別)、行為成份(例如,個體和伴侶的性行為)在內[4]。過往的歷史人物性傾向是否為同性戀或雙性戀性別認同是否為跨性別,只能依賴有限的文獻記載從行為或言詞紀錄加以推測。

社會對LGBT的態度會影響LGBT人物公開身份的意願。為了人身安全或避免不友善待遇等原因,不少人會隱瞞身份或保持低調,然而基於改變偏見和利於平等權利的推動,有些名人會主動公開身份[5][6]。某些同志運動團體(例如:Outrage!英語OutRage!)為政治原因訂有公開一些名人的政策。然而這種政策即使在同志社群也可能引發爭論,因為涉及了家人的人身安全、非公眾事務應保有個人自主的隱私權、以及受到攻擊性言論中傷的可能。

LGBT人物列表的收錄準則為:

  1. 姓氏藝名化名英文字母羅馬拼音(中文姓氏採漢語拼音,無姓氏或姓氏不確者按首字)排序
  2. 公眾名人經媒體表明其身份者
  3. 該人物舉辦了公開活動、發表作品或接受報章雜誌專訪,在活動、作品或專訪中表明其身份者
  4. 公開參選從政者
  5. 已逝世之歷史著名人物,由學術研究或私人檔案而揭露者

按類型區分

按職業區分

其他

人物圖像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