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K NG飛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LFK NG飛彈

LFK NG飛彈(德語:Lenkflugkörper Neue Generation,意為「新世代制導飛彈」)是德國一款已取消的[1]短程地對空飛彈系統,以IRIS-T中程空對空飛彈為原型,由德國聯邦國防技術和採購辦公室德語Bundesamt für Wehrtechnik und Beschaffung投資、MBDA德國部門迪爾防務公司負責開發,以取代德國陸軍準備退役的羅蘭防空飛彈,並作為德國SysFla國防計劃的一部分裝備於新開發的虎貓自行防空系統

事实速览 LFK NG地對空飛彈, 類型 ...
LFK NG地對空飛彈
Thumb
1枚展示中的LFK NG飛彈
類型地對空飛彈
原產地德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計劃取消
生產歷史
研發者MBDA德國部門迪爾BGT防務公司
研發日期2008年
基本規格
重量28公斤
長度1.8公尺
直徑11公分

彈頭穿甲破片戰鬥部
彈頭量2.5公斤

發動機兩段式脈衝火箭引擎
翼展50公分
作戰範圍10公里
射高5公里
速度2.2馬赫
制導系統中途指令導引慣性導航
末端紅外成像導引
轉向系統燃氣舵+4×尾翼
發射平台虎貓自行防空系統
拳師裝甲車
虎式直升機
关闭

設計

LFK NG飛彈是羅蘭飛彈的後繼者,與德國陸軍現役的刺針短程防空飛彈作戰範圍相似。其具有大量沿自IRIS-T飛彈技術的高靈敏度紅外尋標導引彈頭[1]能夠捕捉具有極低紅外訊號的敵機,例如裝備被動紅外對抗措施的攻擊直升機飛彈精確制導炸彈無人機等空中目標,[2]但離軸攻擊角度被縮減至±45°以下。[3]該飛彈使用的推力向量技術以及運動學特徵與IRIS-T飛彈相似,但整體重量下降至IRIS-T空對空飛彈的三分之一以符合裝備需求。發射系統電腦可使用資料鏈路導引飛彈電腦,使其無需事先鎖定目標才能發射,從而獲得能於掩體後發射攻擊敵方的「發射後鎖定」能力。同時得益於兩段式脈衝火箭引擎,使LFK NG飛彈在所有飛行階段都具有相當好的機動性能。[4][5]

發射平台

該飛彈可使用於垂直發射系統或是航空機的機載平台上。[4]作為德國SysFla國防計劃項目的一部分,LFK NG飛彈的垂直發射器可集成於固定式的發射平台、卡車或裝甲車上(如拳師裝甲車鼬鼠裝甲車),或安裝於直升機(如虎式直升機)上作為一種便攜式防空硬殺傷系統(CrewPADS, Portable Air Defence hardSystem)水平發射。[3][6]便攜式防空硬殺傷系統由雙管發射器、FIRST(Fast 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紅外感測器組成,並可用筆記型電腦遙控。[7]

計劃取消

此項目最終於2011年由於德國國會大規模裁軍,陸軍防空部隊被編入空軍而取消研發,德國的防空武器改由使用短程FIM-92刺針飛彈虎貓自行防空系統IRIS-T防空系統取代。[1]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