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International Chemistry Olympiad,簡稱IChO)是國際科學奧林匹克的一種。1968年,首屆IChO舉辦於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以後年年舉辦(1971年除外)。舉辦時間通常為該年度的7月下旬,為期10天。

最初的參加國大多數都是前東歐集團的成員,而且1980年第12屆奧地利IChO以前,這項競賽都沒有在一個「資本主義」的國家裡舉辦過。

賽體和賽制

每支代表隊由4名學生、2名導師組成,其中1名導師任領隊。每支代表隊還可以有一名嘉賓(guest)和一名科學觀察員(scientific observer)。參賽學生年齡不得超過二十歲,且不得擁有高於中等教育的正式學籍。大賽的國際信息中心(Th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Center)設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

一個國家要想派出選手參加IChO的比賽,必須首先連續兩屆向大賽派出觀察員。在36屆IChO中,68個國家參加了大賽,其中7個只派出了觀察員。

比賽由理論和實驗兩部分構成。兩部分比賽時限都是五個小時,不在同一天內舉行(一般實驗先考)。兩個部分的成績是獨立的。理論部分占總分的60%,實驗部分占40%;兩個成績之和即為選手的總分。

導師有責任把英文版的試題翻譯成他們的母語,這樣學生們用的考題就是用他們的母語寫成的。考試之後,考卷將由一個舉辦國指定的委員會評審。導師可以在這一輪評審之後與大會裁判商議評分標準,以保證評分的公平。這些工作應在獎項頒發前完成。因為導師們在比賽開始之前事先了解了題目,所以學生和導師的任何交流都是嚴格禁止的。

考試大綱中的知識點涵蓋化學中的多個領域,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以及光譜學。雖然大多數知識點都屬於中學範疇,但其中很多問題都考察的更加深入,有些問題還需要高於中學要求的知識程度和理解能力。IChO的主辦國在比賽之前都要發行一套預備題,而這些題目所涉獵的專業知識明顯深於一般中學乃至大學課程內容。準備IChO,不僅需要對化學高度的理解力和極大的興趣,更需要一種突出的融會貫通、聯繫實際的能力。

參賽者會依其個人成績排先後次序。

  • 全部參賽者中首10%±2%得金牌
  • 全部參賽者中之後20%±2%得銀牌
  • 全部參賽者中之後30%±2%得銅牌
  • 未能取得獎牌但在某一題目滿分的參賽者可獲榮譽獎
  • 在理論或實驗部分的測試中獲得最高分的選手可獲特別獎。

參賽選手還可以通過競賽這一突出的機遇,來會見全世界志同道合的人,並借着出訪外地的機會了解其它文化。這正應了IChO成立時的宗旨:大會促進不同國家的青年人之間的友好聯繫,並鼓勵國際的合作與理解。

賽事舉行地點及時間

More information 屆次, 城市 ...
屆次
城市
國家和地區
日期
1 布拉格  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6月18-21日
2 卡托維茲  波蘭 1969年6月16-20日
3 布達佩斯  匈牙利 1970年7月1-5日
1971年未舉辦
4 莫斯科  蘇聯 1972年7月1-10日
5 索非亞  保加利亞 1973年7月1-10日
6 布加勒斯特  羅馬尼亞 1974年7月1-10日
7 維斯普雷姆  匈牙利 1975年7月1-10日
8 哈雷  東德 1976年7月10-19日
9 布拉提斯拉瓦  捷克斯洛伐克 1977年7月4-14日
10 托倫  波蘭 1978年7月3-13日
11 列寧格勒  蘇聯 1979年7月2-11日
12 林茨  奧地利 1980年7月13-23日
13 布爾加斯  保加利亞 1981年7月13-23日
14 斯德哥爾摩  瑞典 1982年7月3-12日
15 蒂米什瓦拉  羅馬尼亞 1983年7月2-11日
16 法蘭克福  西德 1984年7月1-10日
17 布拉提斯拉瓦  捷克斯洛伐克 1985年7月1-8日
18 萊頓  荷蘭 1986年7月6-15日
19 維斯普雷姆  匈牙利 1987年7月6-15日
20 埃斯波  芬蘭 1988年7月2-9日
21 哈雷  東德 1989年7月2-10日
22 巴黎  法國 1990年7月8-17日
23 羅茲  波蘭 1991年7月7-15日
24 匹茲堡
華盛頓特區
 美國 1992年7月11-22日
25 佩魯賈  義大利 1993年7月11-22日
26 奧斯陸  挪威 1994年7月3-11日[1]
27 北京 中國大陸 1995年7月13-20日
28 莫斯科  俄羅斯 1996年7月14-23日
29 蒙特婁  加拿大 1997年7月13-22日
30 墨爾本  澳大利亞 1998年7月5-14日
31 曼谷  泰國 1999年7月4-11日
32 哥本哈根  丹麥 2000年7月2-11日
33 孟買  印度 2001年7月6-15日[2]
34 格羅寧根  荷蘭 2002年7月5-14日
35 雅典  希臘 2003年7月5-14日[3]
36 基爾  德國 2004年7月18-27日[4]
37 台北 臺灣 2005年7月16-25日[5]
38 慶山  南韓 2006年7月1-11日[6]
39 莫斯科  俄羅斯 2007年7月15-24日[7]
40 布達佩斯  匈牙利 2008年7月12-21日[8]
41 劍橋  英國 2009年7月18-27日[9]
42 東京  日本 2010年7月19-28日[10]
43 安卡拉  土耳其 2011年7月9-18日[11]
44 華盛頓特區  美國 2012年7月21-30日[12]
45 莫斯科  俄羅斯 2013年7月15-24日[13]
46 河內  越南 2014年7月20-29日[14]
47 巴庫  亞塞拜然 2015年7月20-29日[15]
48 提比里斯  喬治亞 2016年7月23日-8月1日[16]
49 佛統  泰國 2017年7月6-15日[17]
50 布拉提斯拉瓦
布拉格
 斯洛伐克
 捷克
2018年7月19-29日[18]
51 巴黎  法國 2019年7月21-29日[19]
52 伊斯坦堡(線上)  土耳其 2020年7月23-30日[20]
53 大阪(線上)  日本 2021年7月24日-8月2日[21]
54 天津(線上) 中國大陸 2022年7月10-18日[22]
55 蘇黎世  瑞士 2023年7月16-25日[23]
56 利雅得  沙烏地阿拉伯 2024年7月21-31日[24]
57 杜拜  阿聯酋 2025年7月[24]
58  烏茲別克 2026年7月[24]
59 臺灣 2027年7月[24]
Close

參賽簡史

  •  中國整體情況
    • 1986年派觀察員參加第18屆競賽。
    • 1987年派出首批代表隊參加第19屆競賽,4名選手獲得一金、兩銀、一銅,總分位列第二名。
    • 此後基本上每年派隊參加。2001年起(除2005年外),多年位列總分第一。2005年由於是台灣承辦,因此未參加。
    • 於1995年7月在北京承辦第27屆IChO;2022年7月在天津以線上形式承辦第54屆IChO。
    • 註:國家隊通過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選拔,該競賽由中國化學會負責組織,主要分為8月末的初賽(國初)和11月末的決賽(國決)兩輪。
  •  中華臺北
    • 自1991年派員前往波蘭觀摩第23屆競賽。
    • 1992年首度培訓選手參加美國主辦的第24屆競賽。
    • 承辦2005年(第37屆)競賽,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
    • 截至2016年(第48屆),共有99位學生參賽,及共獲得45金、43銀、11銅的成績。

第50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

西元2018年,國際化學奧林匹亞迎來了第50屆的競賽。為了慶祝50週年,國際化學奧林匹亞委員會選擇將比賽地定在在第一屆舉辦的國家——捷克斯洛伐克,但由於該共和國已於1993年1月1日解體為捷克斯洛伐克兩個國家,故該年的競賽最後協議由兩個國家共同舉辦之。

因為考慮到兩個國家間的通勤,該年的競賽較以往的競賽時間長了一天(11天)。在這11天的時間中,選手先於斯洛伐克的布拉提斯拉瓦進行開幕、實作以及理論競賽,再於捷克的布拉格進行閉幕與頒獎。也因為選手與導師在比賽期間會待在超過一個以上的國家,且停留時間不同(選手停留在斯洛伐克的時間較長;而導師停留在捷克的時間較長),故該年的官網特別寫出「參賽選手須申請斯洛伐克的簽證,而導師則需申請捷克的簽證」。

而第50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的競賽標語是「Back To Where It All Began」,除了蘊含著濃濃的回歸到第一屆化學奧林匹亞舉辦地的意味,也抱持著對於參賽選手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莫忘初衷的一種期待。

這也是國際化學奧林匹亞賽史上第一屆,也是唯一一屆由兩個國家一起舉辦的賽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