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因霍尔德陨石坑赖因霍尔德月坑(拉丁文"Reinhold")是位于月球正面赤道区岛海东部的一座大型撞击坑,形成于爱拉托逊纪。其名称取自德国天文学家及数学家埃拉斯穆斯·赖因霍尔德(英语:Erasmus Reinhold)(Erasmus Reinhold),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普魯士星曆表普魯士星曆表 (拉丁語:Tabulae prutenicae來自普魯特尼亞,意思是 "普魯士"),是天文學家伊拉斯謨·賴因霍爾德(英语:Erasmus Reinhold)於1551年出版的星曆表(於1562年、1571年和1585年再版)。因為是在普魯士公爵阿爾伯特一世的資助下出版,所以稱為普魯士星曆
科学史 (1511年)9月29日?,米格尔·塞尔韦特,阿拉贡王国(今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博学家(1553年卒) 10月22日,爱拉斯穆斯·赖因霍尔德(德语:Erasmus Reinhold)(Erasmus Reinhold),德国数学家及天文学家(1553年卒) 马蒂亚斯·林曼(德语:Matthias Ringmann)(Matthias
尼古拉·哥白尼波蘭天文學家一樣。真的,明智的政府應該壓制無禮的思想。” 然而,1551年,在哥白尼死后的8年,天文学家伊拉斯莫斯·莱因霍尔德(英语:Erasmus Reinhold)在哥白尼的前军事反对者新教徒阿尔伯特公爵的资助下,出版了《普魯士星曆表》,这是基于哥白尼的成果所设立的一套天文图表。天文学家和占星家
阿方索星曆表板和皮革裝訂妥。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波格丹諾夫很堅持的認為,這些表構成哥白尼發展日心說的基礎。在1551年,Erasmus Reinhold(英语:Erasmus Reinhold)的普魯士星曆表已經出版。這份表使用了哥白尼的太陽系日心模型。哥白尼的出版物《天體運行論》不容易使用,普魯士星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