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ore i7處理器(中國大陸譯為酷睿i7)是英特爾於2008年11月17日推出的高階CPU品牌,第一代Core i7以Nehalem微架構為基礎[1],取代Intel Core 2系列處理器。Nehalem曾經是Pentium 4 10GHz版本的代號[2]。Core i7的名稱並沒有特別的含義,Intel表示取i7此名的原因只是聽起來悅耳,「i」和「7」都沒有特別的意思,更不是指第7代產品。不過i3、i5及i7產品線命名方式類似於BMW汽車車款的命名。而Core就是延續Core 2處理器的成功[3]。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17年7月25日) |
產品化 | 2008年至今 |
---|---|
生產商 | |
微架構 | Intel Nehalem Intel Sandy Bridge Intel Ivy Bridge Intel Haswell Intel Devil's Canyon Intel Skylake Intel Kaby Lake Intel Coffee Lake Intel Comet Lake Intel Ice Lake Intel Alder Lake Intel Raptor Lake |
指令集架構 | x86、MMX、SSE、SSE2、SSE3、 SSSE3、EM64T、SSE4.1、SSE4.2、VT-X、AES-NI、AVX、AVX2、AVX-512、FMA3、TSX |
核心數量 | 2/4/6/8/10/12/14/16/20 4或以上(極致版系列) |
CPU主頻範圍 | 2.53 GHz 至 5.1+(最大空冷/水冷超頻) GHz |
前端總線速率 | 6.4 GT/s |
DMI速率 | 2.5 GT/s 至 8 GT/s |
CPU插座 | |
核心代號 |
|
Core i7處理器系列將不會再使用Duo或者Quad等字樣來辨別核心數量。Core i7處理器的目標是提升高性能計算和虛擬化性能。另外,在64位元模式下可以啟動宏融合模式,上一代的Core處理器只支援32位元模式下的宏融合。該技術可合併某些x86指令成單一指令,加快計算周期。
第一代Core i7使用LGA 1156(標準型號)和LGA 1366(旗艦型號),第二及第三代使用LGA 1155和LGA 2011,第四及第五代使用LGA 1150和LGA 2011-3,第六代及第七代使用LGA 1151和LGA 2066。第8代Core i7提供6核12執行緒版本,Intel於2017年推出頂級產品Core X系列處理器,取代Core i7 Extreme(酷睿i7極致版)的定位[4]。第八代及第九代Core i7使用LGA 1151v2,不相容第六代及第七代Core i7的LGA 1151v1。第十代及第十一代Core i7使用LGA 1200,第十二代及第十三代的Core i7採用LGA 1700。
Sandy Bridge
第二代/第三代Core i7可搭配的Z68、Z77晶片組將會除去DDR3記憶體Ratio限制,令記憶體超頻能力大大提升,不過Z68晶片卻改變了Base Clock Generate及DMICLK設計,由於P67完全整合了Clock Generate不再需要CK505 External,因此不再會出現Base Clock並只能調整DMICLK作超頻,此舉將令PCI-E及SATA Clock同時改變,大大提升Sandy Bridge CPU、Ivy Bridge CPU超頻難度。
Ivy Bridge
Intel 7系列芯片組支援22nm製程處理器「Ivy Bridge」。Ivy Bridge系列處理器在應用程序上性能提高20%,在3D性能方面則提高了一倍,並且支持三屏獨立顯示等技術。
Haswell
Broadwell
Skylake/Kaby Lake
Coffee Lake/Coffee Lake Refresh
Comet Lake
Core i7 Extreme Edition是針對電腦發燒友的頂級處理器,包裝及標誌均是黑色,型號的結尾為X,代表Extreme。極致版Core i7必須搭配Intel的X系列晶片組,如X58、X79、X99、X299晶片組。
2017年,英特爾推出Core X系列處理器(Core X主要包含Core i9 Extreme、Core i7 Extreme等處理器),取代Core i7 Extreme的定位[13],提供極致的效能與擴充性(如Core X系列處理器可提供多達44條PCIe線道[14],相比之下一般的桌上型Core系列處理器僅能提供16條PCIe線道[15])適合遊戲發燒友和創意工作者使用。
Intel Core i7 處理器家族 | |||||
---|---|---|---|---|---|
桌上型電腦 | |||||
微架構 | 代號 | 製程 | 推出日期 | ||
Nehalem | Bloomfield | 45nm | 2008年11月 | ||
Lynnfield | 45nm | 2009年9月 | |||
Gulftown | 32nm | 2010年3月 | |||
Sandy Bridge | Sandy Bridge | 32nm | 2011年1月 | ||
Sandy Bridge-E | 32nm | 2011年第4季 | |||
Ivy Bridge | 22nm | 2012年4月29日 | |||
Ivy Bridge-E | 22nm | 2013年9月10日 | |||
Haswell | Haswell | 22nm | 2013年 | ||
Haswell-E | 22nm | 2014年第3季 | |||
Broadwell | 14nm | 2015年 | |||
Broadwell-E | 14nm | 2016年第1季 | |||
Skylake | Skylake | 14nm | 2015年8月5日 | ||
Skylake-X | 14nm | 2017年5月 | |||
Kabylake | 14nm | 2017年1月6日 | |||
Kabylake-X | 14nm | 2017年5月 | |||
Coffeelake | 14nm | 2017年10月5日 | |||
Cannonlake | 10nm | 2018年 | |||
Cascadelake-X | 14nm | 2018年Q4 | |||
Icelake | 10nm | 2020年 | |||
Tigerlake | 10nm | 2021年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