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份生效於1975年7月1日的國際公約,旨在保證國際貿易不危及野生動植物的生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英語: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縮寫:CITES),常簡稱作《華盛頓公約》,是根據1963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會員國會議通過的一項決議而起草的國際公約,旨在避免國際貿易對瀕危野生動植物的生存造成威脅。1973年3月3日,公約文本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會議上正式訂立並開放簽署,1975年7月1日起生效。為避免與《關貿總協定》(GATT)產生衝突,公約在起草過程中特別咨詢了關貿總協定秘書處[1]。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 |
---|---|
簽署日 | 1973年3月3日 |
簽署地點 | 美國華盛頓特區 |
生效日 | 1975年7月1日 |
締約方 | 184個 |
保存處 | 瑞士聯邦政府 |
語言 | 英文 法文 西班牙文 |
收錄於維基文庫的條約原文 | |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
CITES 公約在瑞士日內瓦設置了秘書處,由聯合國環境署管理。依據公約第十二條的規定,秘書處的主要職能包括:提供協調和咨詢服務、監督公約的履行情況、定期組織締約方大會和常務委員會會議、更新修訂公約附錄等[2]。現任秘書長為巴拿馬籍聯合國女官員伊沃內·伊格羅(Ivonne Higuero),於2018年就任[3]。
截至2022年10月,CITES 公約對超過38700種野生動植物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保護[4],以確保這些動植物的標本[註 1]貿易不會危害其種群的存續。
CITES 的出現是源於1963年國際自然與天然資源保育聯盟的一次集會,由與會會員國共同決議起草。在經過多年的條文制訂後,確切的條約內容在1973年3月3日於美國華盛頓市開放給80個國家的官方代表進行簽署,並且自1975年7月1日開始執行。此公約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幾個締約單位數最高的公約之一,參與的單位並不強制要求必須是主權國家,取而代之的是以團體(英語:party)作為締約單位,這些團體之中有些是主權國家,也有一些是區域性的政府組織。
華盛頓公約的主張並非完全禁止野生動植物的國際貿易,而是以分級管制、依需要核發許可的理念來處理相關事務。受到公約保護的動植物被分列入三份不同的附錄:
由於瀕臨絕種的生物是被列在一本紅色書皮的名單中,因此往往也被稱為「紅皮書動物」或「紅皮書植物」。
2000年11月17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41次會議通過,自2000年12月11日起施行《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0]37號):
第一條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包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的野生動物以及馴養繁殖的上述物種。
即《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的野生動物以及馴養繁殖的上述物種都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保護。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