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国徽是由坤甸的蘇丹哈米德二世設計的,由蘇卡諾監督,1950年2月11日被採納為國徽。 迦樓羅(爪哇鷹)的鳥爪抓住在綬帶上的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 ”是史詩“Sutasoma”的古爪哇節,歸功於14世紀爪哇滿者伯夷王國的詩人Empu Tantular。荷蘭學者Brandes從荷
爪哇印度教卡卡溫·蘇塔索瑪(英语:Kakawin Sutasoma),是一首以古爪哇語(英语:Kawi language)撰寫的韻律詩,它是印尼國家座右銘《存異求同》(Bhinneka Tunggal Ika )概念的起源 Kejawèn,爪哇傳統信仰文化, 爪哇般若雕像(英语:Prajnaparamita of Java) Sanghyang
印度尼西亚国家象征文字刻有国家格言,大致可译为“多元一体”。該徽章是由坤甸苏丹哈米德二世 (Sultan Hamid II)设计,并由苏加诺监督。 Bhinneka Tunggal Ika 是印尼官方国家座右铭,在古爪哇语中意为“多元化中的统一”。它被镌刻在国徽上(写在金翅鳥爪子紧握的卷轴上),并在印尼宪法第36A条中被特别提及。
印度尼西亚由於島嶼遍布,印尼人分属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 」(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熱帶生態也支撐了當地旅遊業,並由於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所以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印度尼西亚人 Worldwide HuaRen Peace Mission. [2006-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4). (印尼文)Bhinneka Tunggal Ika Belum Menjadi Kenyataan Menjelang HUT Kemerdekaan RI Ke-59. 雅加達:印尼國家法律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