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爵士[註 1],KBE(英語:Sir 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是一位英國電影導演及製片人,作品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技巧而聞名,他善於利用緊張的情節、出色的攝影、巧妙的編輯和引人入勝的角色發展來吸引觀眾,華文社會人稱「緊張大師」。1920、30年代希區柯克在英國拍攝大批默片和有聲片,之後他前往美國好萊塢發展並在美國拍了很多電影。他1956年加入美國國籍,同時保留英國國籍。
「Alfred Hitchcoc」的各地常用譯名 | |
---|---|
中國大陸 |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
臺灣 |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 |
港澳 | 亞弗列·希治閣 |
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AFI百年百大電影名單上,希區柯克的作品有四部入選(《迷魂記》、《驚魂記》、《後窗》、《奪魄驚魂》);在AFI百年百大愛情電影名單上,他有三部電影入選(《迷魂記》、《捉賊記》、《美人計》),在AFI百年百大驚悚電影名單上,希區柯克主導了最多的九部電影(《驚魂記》、《奪魄驚魂》、《鳥》、《後窗》、《迷魂記》、《火車怪客》、《美人計》、《電話謀殺案》、《蝴蝶夢》),在前七名囊括了三部,包括榜首的影片。
在長達六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希區柯克共拍攝了逾五十部電影,成為著名的電影藝術大師,他的作品經受住了歲月的考驗。
生平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於1899年8月13日生於英國倫敦一個天主教家庭,是家中第二個兒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過度肥胖,希區柯克並沒有被徵召入英國軍隊。
1922年,希區柯克導演了他的第一部電影《第13號》[3],但這部電影的發行卻因為財務問題而被取消。隨後幾年希區柯克執導的幾部電影均在製作或發行過程中不如意。1926年,希區柯克執導了《怪房客》[4],這部電影於1927年1月發行,在英國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20世紀30年代時,希區柯克拍出了《擒凶記》(本片在1956年被再次拍攝)和《三十九級台階》等著名電影。
1939年,應美國電影家大衛·O·塞爾茲尼克的邀請,希區柯克來到美國發展,1940年,希區柯克拍攝的《蝴蝶夢》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這也是希區柯克所獲得的唯一一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1941年,希區柯克執導了《深閨疑雲》,這是他與加里·格蘭特第一次合作。在隨後的40年中,希區柯克在美國執導了不少著名電影,如《意亂情迷》、《美人計》、《後窗》、《擒凶記》、《迷魂記》、《西北偏北》等。
1956年,希區柯克入籍美國,但保留英國國籍。1967年,希區柯克獲得了艾文索伯紀念獎。
1980年新年,因其對電影的貢獻,伊麗莎白二世授予希區柯克KBE勳銜頭銜,希區柯克成為了爵士。雖然希區柯克在1956年獲得美國國籍,但仍有資格使用爵士稱號,因為他保留了他的英國國籍。希區柯克在受封四個月之後的4月29日由於腎功能衰竭在洛杉磯家中去世,享壽80歲,他沒有來得及參加女王正式的封爵儀式,他的妻子和女兒在他臨終時陪伴在身邊。
電影主題
希區考克擅用清白的中產階級男士無端捲入國防、間諜、謀殺等事件闡述他一貫的道德辯證立場。在其傑作之一《西北偏北》,羅傑·索荷(英語:Roger Thornhill,加里·格蘭特飾)原本只是一位多金的生意人,卻因為招了一下手,自己就被兩位穿西裝的男人綁架架走。他被綁架之後依然擔憂他母親,彷彿在他遇見金髮女郎伊芙·坎多(英語:Eve Kendall,愛娃·森特飾)之前他從未有過男女感情生活,完全被勢力龐大的家族佔住大半時間。
希區考克對金髮女郎情有獨鍾,特別是自從他採用彩色底片拍片之後,他採用的女演員都是金髮女郎。
麥高芬(MacGuffin,也稱麥胡言)是希治閣電影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指一些在劇情中有很大重要性,卻子虛烏有的東西。根據1966年出版的杜魯福(François Truffaut)對阿爾弗雷德·希治閣的經典訪談錄,希區考克親自解釋:「在英格蘭的一列火車上面,兩位旅客互相交談。
其中一位問:『對不起,先生,請問在您頭上的奇怪包包是什麼東西?』
『喔,這個呀,這是一個麥高芬。』
『有甚麼作用的呢?』
『是用作設陷阱補抓一些蘇格蘭高原的獅子。』
『啊??但是蘇格蘭高原沒有獅子呀!』
『喔,那就沒有麥高芬了。』
所以你看,一個麥高芬即什麼都不是。」[5]
蒙太奇
希區考克後期最成熟的影片幾乎都使用蒙太奇剪接風格[6],例如《北西北》、《驚魂記》、《鳥》。
- 《北西北》:羅傑·索荷(英語:Roger Thornhill,加里·格蘭特飾)單獨一人被誘騙到廣闊的玉米田,從高空臨下拍攝的鏡頭中,公車從遠處緩緩駛來,下車的男主角在畫面中只是一個小點,顯得渺小與徬徨,接著是關於他的鏡頭以及他的主觀鏡頭互相剪接;再來則是他遭到飛機噴灑農藥攻擊,全部過程被拆解成羅傑·索荷他一人以及飛機的互相剪接;最後則是羅傑·索荷發現到遠方來了一輛大卡車,他誘使飛機撞上那輛大卡車,將觀點轉移到經過的路人,趁此時大家都不注意的時候加里·格蘭特偷開走另外一人的轎車。此段落不僅是電影語言的經典示範,並已收納進無數本電影教科書中當作範例。
- 《觸目驚心》(浴室謀殺案):珍妮特·利(英語:Janet Leigh)在浴室內淋浴,整個過程被拆解成浴室內的不同物品並且用不同角度拍攝。例如淋浴用的蓮蓬頭,可以用水平的角度拍攝它,也突然可以用超級仰角的角度讓蓮蓬頭對著攝影機的方向噴水。珍妮特·利的人體也被選擇性拍攝,不僅製造出她獨自一人渾然忘我的情境,當然也避免過度拍攝裸露的人體導致引起電影檢查的麻煩。突然浴室門被打開,一把刀的特寫出現,然後攝影機從珍妮特·利的角度拍攝到防水塑膠布後面的人影,預告接下來的謀殺。整個謀殺過程也被拆解成動刀的動作跟珍妮特·利驚嚇吼叫的特寫,最後結束在血水流向出水口的特寫畫面。
- 《鳥》:一群人躲在餐廳裡面,望著加油站那邊遭到鳥群攻擊的段落。由於汽油不慎流出,餐廳裡面的人順著汽油的流向產生出「餐廳裡面的人」以及「餐廳裡面的人的主觀鏡頭」互相剪接,最後結束在一不知情男士為了點香菸不慎將流出來的汽油點燃,導致加油站大爆炸的畫面。
影視作品
年份 | 片名 | 備註 | |
---|---|---|---|
原名 | 譯名 | ||
1922年 | Number 13 | 《第十三號》 | 又譯為《皮博迪夫人》 |
1923年 | Always Tell Your Wife | 《無秘密的丈夫》 | |
1926年 | The Mountain Eagle | 《山鷹》 | |
The Pleasure Garden | 《歡樂園》 | ||
1927年 | Downhill | 《下坡路》 | |
The Ring | 《拳擊賽場》 | ||
The Lodger: A Story of the London Fog | 《怪房客》 | ||
1928年 | Champagne | 《香檳》 | |
The Farmer's Wife | 《農家婦》 | 又譯為《農人之妻》 | |
Easy Virtue | 《水性楊花》 | 又譯為《放浪》 | |
1929年 | Juno and the Paycock | 《裘諾與孔雀》 | 又譯為《朱諾與佩考克》 |
Blackmail | 《敲詐》 | 英國首部有聲電影;並推出有聲版與無聲版 | |
The Manxman | 《男人島的男人》 | 又譯為《曼島人》 | |
1930年 | Elstree Calling | 《愛爾斯特的呼聲》 | |
Murder! | 《謀殺者》 | 又譯為《謀殺》 | |
1931年 | Rich and Strange | 《奇怪富翁》 | |
Mary | 《瑪莉》 | ||
The Skin Game | 《欺詐》 | ||
1932年 | Number Seventeen | 《第十七號》 | |
1934年 |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 《擒凶記》 | 本片在1956年被希區柯克再次拍攝 |
Waltzes from Vienna | 《維也納之舞》 | ||
1935年 | The 39 Steps | 《三十九級台階》 | 又譯為《三十九階》 |
1936年 | Sabotage | 《破壞》 | 又譯為《怠工》 |
Secret Agent | 《間諜末日》 | ||
1937年 | Young and Innocent | 《天真與無知》 | 又譯為《少女》 |
1938年 | The Lady Vanishes | 《貴婦失蹤案》 | 又譯為《貴婦失蹤記》 |
1939年 | Jamaica Inn | 《牙買加客棧》 | |
1940年 | Foreign Correspondent | 《海外特派員》 | |
Rebecca | 《蝴蝶夢》 | 本片獲第1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攝影獎 | |
1941年 | Suspicion | 《深閨疑雲》 | |
Mr. & Mrs. Smith | 《諜網情深》 | ||
1942年 | Saboteur | 《海角擒凶》 | |
1943年 | Shadow of a Doubt | 《辣手摧花》 | |
1944年 | Aventure malgache | 《歷險記》 | 紀錄片 |
Bon voyage | 《旅途愉快》 | 紀錄片 | |
Lifeboat | 《救生艇》 | 本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 | |
1945年 | Spellbound | 《意亂情迷》 | 本片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和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 |
1946年 | Notorious | 《美人計》 | |
1947年 | The Paradine Case | 《疑兇》 | |
1948年 | Rope | 《奪魂索》 | |
1949年 | Under Capricorn | 《風流夜合花》 | |
1950年 | Stage Fright | 《慾海驚魂》 | |
1951年 | Strangers on a Train | 《火車怪客》 | 本片獲美國導演工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提名 |
1953年 | I Confess | 《懺情恨》 | |
1954年 | Rear Window | 《後窗》 | 本片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和美國導演工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提名 |
Dial M for Murder | 《電話謀殺案》 | 本片獲美國導演工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提名 | |
1955年 | The Trouble with Harry | 《怪屍案》 | 本片獲美國導演工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提名 |
To Catch a Thief | 《捉賊記》 | ||
1956年 | The Wrong Man | 《伸冤記》 | |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 《擒凶記》 | 本片獲美國導演工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提名 | |
1958年 | Vertigo | 《迷魂記》 | 本片獲美國導演工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提名 |
1959年 | North by Northwest | 《西北偏北》 | 本片獲美國導演工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提名 |
1960年 | Psycho | 《驚魂記》 | 本片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和美國導演工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提名 |
1963年 | The Birds | 《鳥》 | |
1964年 | Marnie | 《艷賊》 | |
1966年 | Torn Curtain | 《衝出鐵幕》 | |
1969年 | Topaz | 《黃寶石》 | |
1972年 | Frenzy | 《狂凶記》 | 本片獲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和金球獎最佳戲劇類影片提名 |
1976年 | Family Plot | 《大巧局》 |
年份 | 片名 | 備註 | |
---|---|---|---|
譯名 | 原名 | ||
1955年-1962年 |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 《希區考克劇場》 | 共7季 |
1957年 | Suspicion | 《懷疑》 | 共1季 |
1959年 | Startime | 《開始時間》 | 共1季 |
1962年-1965年 | The Alfred Hitchcock Hour |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時刻》 | 共3季 |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