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科羅恰區伊爾-76空難
2024年1月俄罗斯坠机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4年1月24日,俄羅斯國防部稱一架俄羅斯空軍伊爾-76運輸機在俄烏邊境地區別爾哥羅德州科羅恰區遇難墜毀[1]。墜毀班機自莫斯科附近的奇卡洛夫斯基空軍基地起飛,預定目的地為別爾哥羅德國際機場。俄方發布消息稱該運輸機載有原定於當日與烏方交換的65名烏克蘭戰俘、6名機組成員及3名守衛,共74人[2];班機在飛行途中遭烏軍防空導彈擊落,機上無人生還。烏克蘭官方則否認曾攻擊該航班。[3]同時烏克蘭方面強調,如果一架軍用飛機裝載的是S-300導彈,那烏克蘭有權將其擊落。[4][5]目前還沒有獨立的第三方對雙方的說法進行核實。[4]
事發經過
墜毀的俄空軍伊爾-76運輸機,內部曾基於民用版本改裝以運送人員及裝備。該機於別爾哥羅德州亞布洛諾沃附近的一處田野墮毀。根據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防和安全委員會主席維克托·邦達列夫的說法,該架飛機在空中受到外部攻擊。[6]
事發後不久,一段飛機墜毀在田野里的影片被傳到網上,顯示飛機機頭朝下,機翼側面隱約能看見火光,觸地後從遠處能看到巨大的火球。[7]在墜機前不久,別爾哥羅德州州長維亞切斯拉夫·格拉德科夫曾發布過導彈空襲預警並要求市民尋找掩護建築。[8]他補充說在10:35分左右,事發地亞布洛諾沃往南約60公里處,當地的防空系統還擊落了一架小型無人機。[9]
據俄新社引述當地幾名目擊者的描述,其在墜機時聽到一至三下雷鳴般的響聲,間隔一分鐘或更短,隨後城市響起空襲警報。
遇難者
根據俄羅斯官方發布的消息,墜機時機上有6名機組人員,3名守衛,以及原定於當日將與烏克蘭軍方換俘的65名烏克蘭戰俘。[2]雙方原本將在俄烏邊界的亞布洛諾沃口岸交換192名戰俘,乘坐這架伊爾-76運輸機的65名戰俘為其中的第一批。前一架被擊落後,另一架緊隨其後的運輸機受命折返,未受到攻擊。[10]
RT電視台的總編輯瑪格麗塔·西蒙尼揚公佈了一份65名戰俘的名單,分別羅列了戰俘的姓名及出生年月。[11]對此,烏克蘭國家電視廣播公司的報道確認了名單上的人均是被俄羅斯方面扣押的烏克蘭戰俘,但無法證實他們是否在失事的飛機上。也無法證實是否正在原定當日換俘的名單內。[12]但西蒙尼揚公布的名單中有一名叫「馬克西姆·阿納托利耶維奇·科諾瓦連科」的前戰俘,證實已於當月3日被換俘並安全歸國。[13][14][15]
疑點
自由歐洲電台訪問俄羅斯新聞工作者慕敏·沙基羅夫與同事綜合了俄烏雙方的版本,對事件中提出各種疑問。他指出,因為只有一段在地面看到失事飛機墜落附近村莊的視頻,從公開視頻和俄羅斯調查委員會後來發布的畫面來看,絕對不清楚機號是什麼。俄方聲稱烏克蘭知道飛機的航線、飛機編號以及飛機起飛時間,但由於某種原因沒有向記者提供這些細節。他表示,俄羅斯堅稱機上有65名烏克蘭俘虜、6名機員和3名隨行人員,這對於運輸來說是有困難的。俄羅斯調查委員會26日晚發布的視頻據稱顯示65名俘虜全部登上飛機,俄羅斯方面屬於說法多,但事實根據卻很少。烏克蘭的回應也很少,主要即使有俘虜,俄羅斯也要對他們的安全負責。烏克蘭情報代表安德烈·尤索夫表示,俄羅斯仍未提供該航班的詳細信息。關於烏克蘭懷疑伊爾76的運載存在3種版本:要麼有彈藥,要麼有重要的軍事裝備,要麼同時都有。俄羅斯宣傳機構不斷宣傳瑪格麗塔·西蒙尼安發布的名單,而烏克蘭情報部門負責人稱,這些人確實在準備交換,但目前還沒有證實他們登上了失事飛機,其親屬也無法從視頻中認出任何人。俄羅斯調查委員會發布了一段視頻和照片,其中部分內容被修改過,據說可以通過紋身來識別,但烏克蘭情報部門表示,他們聯繫的親屬未能識別出他們的親人。正當尋找下一個不一致之處時,俄羅斯調查委員會又發表一個信息,即飛機上倖存的「黑匣子」將在20-30分鐘內被破譯,但過了近半周的時間信息尚未被破譯[16]。
俄羅斯公布墜落的伊爾76飛機航班號為RA-78830,這引起了疑問,有分析得出該飛機正經埃及、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飛往俄羅斯。幾位OSINT分析師稱,俄羅斯飛機從敘利亞地區的雷達中消失,隨後又出現在別爾哥羅德地區,然後從那裡進行了最後一次起飛,據稱機上運載着來自俄方在東方的合作夥伴的武器[17]。
軍事和政治評論員亞歷山大·科瓦連科表示,俄羅斯國防部提供的關於伊爾76上有烏克蘭戰俘的版本存在許多漏洞。尤科瓦連科補充說,對於運送被俘烏克蘭人來說,這是一條非常奇怪的路線,儘管也知道這架飛機積極參與了「伊朗快運」[18]。
民權組織「俄羅斯監獄」(Russia Behind Bars)主任葉夫根尼耶夫娜·羅曼諾娃表示,伊爾76失事的疑問多於答案,烏克蘭方面堅持要求進行國際調查,但克里姆林宮不想允許獨立專家,事實上這是後者承認有罪並製造了挑釁性局面。她表示,俄羅斯宣傳員瑪格麗塔·西蒙尼揚甚至公布了一份名單,這給親屬帶來了巨大的痛苦[19]。
2024年1月28日,烏克蘭戰俘待遇協調總部信息資源遭到DDoS攻擊,烏方將這次襲擊與最近在別爾哥羅德附近墜毀的俄羅斯伊爾76聯繫起來。烏克蘭官方表示 「今天,戰俘待遇協調總部的信息資源中記錄了一次DDoS攻擊。顯然,敵方決定了該信息,特別是有關交換戰俘和擊落戰俘的細節,證明了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威脅」[20]。
各方反應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1月24日指控烏克蘭防空系統擊落該軍機,並宣稱導彈來自美國或德國,其稱烏克蘭已知道該軍機有載有65名戰俘。他表示不知道烏克蘭是疏忽還是故意,但仍是犯罪行為。他並否認該軍機是由俄羅斯防空系統的友軍火力擊落之說法[21]。俄羅斯國防部稱事件為「野蠻的恐怖主義行為」[22]。根據軍方的報告,兩枚從烏克蘭哈爾科夫州利普齊村發射的導彈擊中了在邊境線附近飛行的運輸機[1][3]。
俄羅斯外交部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呼籲召開聯合國安理會會議,表示俄羅斯試圖找出「烏克蘭犯罪行為背後的原因」。[3]外交部無任所大使羅季翁·米羅什尼克發表聲明:「烏克蘭政府清楚知道,今天要用軍機把烏克蘭士兵送到別爾哥羅德機場交換。按照之前的協議,下午雙方會在俄烏邊界的亞布洛諾沃口岸進行換俘。烏克蘭政府這次發動的恐怖攻擊,暴露了它的真面目。它根本不在乎自己國民的性命[3][23]。」
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表示,烏克蘭用美國和德國製造的導彈攻擊沒有武裝,執行人道任務的飛行員。他將向美國國會和德國聯邦議會兩國議員作出呼籲「讓他們的議員們終於搞清楚,他們到底在支持誰,幫忙誰[3]。」國防委員會主席、退休中將安德烈·卡爾塔波洛夫表示烏克蘭是「故意破壞戰俘交換」,他認為烏克蘭地對空飛彈系統的操作者不可能將運輸機誤認為軍機或軍用直升機[3]。前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把這次事件歸咎於「基輔的新納粹精英政治內鬥的結果」和「一群貪婪之徒的爭奪」[11]。
俄媒《SHOT》和《Mash》的Telegram頻道報導指,俄烏雙方原計劃於當日按照192對192的比例交換戰俘[24]。根據國防委員會主席安德烈·卡爾塔波洛夫透露的細節,該批戰俘分別以兩架運輸機送往預定地點,前一架遭受導彈攻擊墜毀後,第二架隨即收到命令返航。他進一步表示,未來的戰俘交換可能會因此次空難暫停。
1月26日,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公布了烏克蘭戰俘登上一架伊爾-76運輸機的畫面。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還表示確定擊中伊爾-76運輸機的防空導彈發自哈爾科夫州利普齊。俄方還稱調查人員在運輸機墜毀現場採集到的物證包括喪生的被俘烏軍人員的身份證明文件。[25]不過,該委員會公布的調查畫面被視為是有經過修改和刻意操縱的,畫面上僅公開一具屍體的紋身佐證,並沒有其它屍體或殘骸[26]。
1月3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方確認伊爾-76軍用運輸機是被「愛國者」導彈系統擊落的。[27]
《烏克蘭真理報》第一時間引述來自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的消息[24][28],烏克蘭軍方擊落了俄軍一架載有S-300導彈系統的伊爾-76運輸機[24][29][30][31]。但後來,《烏克蘭真理報》刪除了先前烏軍擊落運輸機的內容。在新版本的報道中,該消息人士僅證實一架伊爾-76在科羅恰區墜毀[32]。
烏克蘭政府駁斥普京所聲稱烏克蘭早知軍機上有65名戰俘的說法[21]。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的發言人證實,雖然烏克蘭方面已將俄羅斯戰俘運送到了事先約定的地點,但由於發生了墜機意外換俘行動被取消。[33]並暗示俄方並沒有按照默契劃定安全空域,也未通告運送戰俘的運輸工具數量、路線和形式。烏情報機構指責俄方使用苦肉計,放任沒有武裝的運輸機在危險空域飛行,是對戰俘人身安全極不負責任的行為。[34]BBC新聞的論述認為,作為墜機事件發生8小時內僅有的一份官方聲明,可以視作烏克蘭軍方隱晦地默認了擊落了該架俄運輸機[35]。
烏克蘭空軍司令尼古拉·奧列修克指責俄羅斯試圖破壞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支持,稱「烏克蘭有權自衛,並摧毀侵略者的空襲手段。」[3]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表示現在還不能做出評論,因為「要花時間查清事實」[3]。
墜機發生當日晚間,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發表聲明,稱俄羅斯方面在「利用烏克蘭戰俘的生命,玩弄家屬以及烏克蘭社會的情感」。但是他並沒有證實該運輸機是否為烏軍所擊落,而是表示烏克蘭情報部門和國安局正在調查墜機原因。他還呼籲國際社會參與到這起空難的調查中。[36]
2024年1月25日,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代表安德烈·尤索夫指出,該伊爾-76本應載有俄羅斯官員,但在最後一刻,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禁止他們登機,並使用其他交通工具。他補充說,這些高級官員的名字是已知的,並且被點名的材料將提供作為國際調查的一部分。而在墜機後,在現場的俄羅斯緊急情況部救援人員被安全局和俄軍人員禁止靠近殘骸。尤索夫也指出,在互聯網上發布的事件現場視頻中看不到人體殘骸。同時,根據現有信息,只有5具屍體被運送到別爾哥羅德的太平間[37][38]。
1月26日,烏克蘭軍方代表與烏被俘人員家屬進行了交流。烏克蘭戰俘待遇協調總部與親屬觀看了俄羅斯調查委員會分發的災難現場視頻,但他們無法從視頻中屍體的靜態圖像中認出親人。協調總部稱,在伊爾-76運輸機墜毀當天,確實有65名烏克蘭軍事人員應當被交換的計劃。同時,總部代表也強調,他們沒有關於墜毀的伊爾76上是否有戰俘的可靠信息[39]。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基里洛·布達諾夫表示,目前烏方沒有掌握墜毀飛機上的人員信息,也沒有任何信息能夠表明飛機上可能載有俄方宣稱的人員數量。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代表安德烈·尤索夫表示,俄羅斯尚未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供伊爾-76軍用運輸機上有烏克蘭戰俘的證據,並拒絕成立國際委員會調查1月24日別爾哥羅德附近事件的要求。安德烈·尤索夫就俄羅斯伊爾76客機被擊落一事指出,侵略國操縱烏克蘭戰俘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認為有必要成立一個國際委員會,並在國際調查專家的參與下進行國際調查。他表示,根據定義,軍用飛機不應該運送被俄羅斯囚禁的烏克蘭戰俘,尤其是該飛機的尾部裝有23毫米機炮,並攜帶導彈,特別是用於戰略航空的導彈。尤索夫也回答有關俄羅斯宣傳人員在社交媒體上大肆宣傳飛機上的烏克蘭戰俘「名單」時表示,在這種高調的宣傳背景下,俄方至今並沒有提供任何證據,殘骸和船上人員存在的證據也沒有得到證實,這種停頓的時間越長,只會讓國際社會更懷疑俄方的真實性。他也不排除該飛機據稱是從埃及起飛後飛入俄羅斯領空的事實版本。根據烏方掌握該飛機被使用的記錄,它為俄羅斯戰略航空提供空軍基地導彈,用於襲擊烏克蘭和平目標和民用基礎設施[18]。
1月27日,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基里洛·布達諾夫表示,關於伊爾76軍用運輸機被擊落的死亡情況目前俄烏雙方都沒有答案。他表示,俄羅斯採取了將所有事情歸咎於烏克蘭的立場,但有許多事實無法理解這一立場,俄羅斯並沒有展示遍布屍體和遺骸的證明。布達諾夫解釋道,這說明了實際情況到最後都還不清楚。他補充說,如果事情真如俄羅斯聲稱的那樣發生,就應該向全世界展示這一點,但目前沒有看到屍體,也不清楚俄羅斯為何刻意隱瞞[40]。 同日,烏克蘭駐聯合國副大使赫里斯蒂娜·哈約維辛(Khrystyna Hayovyshyn)表示,如果證實了有人員攜帶武器,這將是俄羅斯在飛機上使用「人體盾牌」掩護武器運輸的首例。她表示,烏克蘭沒有獲悉俘虜的車輛數量、路線和運輸方式,這可能已經表明俄羅斯蓄意採取行動,旨在危及俘虜的生命和安全[41]。
1月29日,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代表安德烈·尤索夫在公開電台上針對普京宣稱關於伊爾76軍機墜落的聲明,評論後者聲稱俄羅斯防空系統從未擊落過其飛機根本就是一個謊言,其聲明「一如既往地狡猾」。他指出,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期間,俄羅斯沒有提供任何細節或證據證明在別爾哥羅德地區墜毀的伊爾76軍用運輸機上有烏克蘭戰俘。他表示,烏克蘭期望着俄方除了一些宣傳言論外,還會提供事實,但至今沒有看到任何新的東西,所以調查仍在繼續。他強調,國際調查的話題對烏克蘭來說不能結束。同時,他指出俄羅斯在不同地區的前線和被占領土上發生過多次友軍互相交火以及俄羅斯防空和反導防禦手段擊落俄羅斯飛機的情況。尤索夫補充道,普京曾表示俄羅斯防空無法擊落伊爾76,是因為俄羅斯飛機有自己「內外」系統根本就是在撒謊[42][43]。
2月1日,烏克蘭國防部主要情報局代表安德烈·尤索夫表示,烏克蘭已經申請歸還據稱在伊爾76上死亡的人的屍體,但俄羅斯無視所有請求。與此同時,烏克蘭要求進行公正的國際調查,這對於查明飛機內部到底是否有人或彈藥之外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尤索夫表示,俄羅斯飛機既可以運送彈藥,也可以運送俘虜,這些俘虜被用作人體盾牌,但到目前為止,俄羅斯尚未確認國際公開調查的進程[44]。
1月24日,乍得總統穆罕默德·代比跟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會面時,對此次空難表示哀悼[11]。
1月24日,俄羅斯提請聯合國安理會召開會議商討此次空難[3],但被法國否決[45]。會議改在1月26日舉行[46]。
國際紅十字會對事件表示關注,但拒絕進一步評論[47]。1月27日,國際紅十字會烏克蘭發言人奧列克桑德爾·弗拉森科 (Oleksandr Vlasenko) 表示,如果烏克蘭戰俘因伊爾76飛機墜毀而死亡,俄羅斯必須儘快歸還他們的屍體[48]。
美國國防部回應俄新社訪問時稱,「無法獲得有關俄烏之間交換戰俘的資訊」,故無法對墜機事件發表評論[47]。2月1日,美國駐歐安組織代表團政治顧問艾琳·韋伯斯特-緬因(Erin Webster-Main)在維也納舉行的歐安組織常設理事會例會上表示,在與烏克蘭合作調查的這段期間,俄羅斯尚未對其有關1月24日在別爾哥羅德地區發生的伊爾76飛機失事的說法提供任何證實。她強調,俄羅斯對這場戰爭中的每一名死亡負有全部責任,因為如果俄羅斯沒有入侵烏克蘭,就不會討論這起飛機失事事件。她補充道,眾所周知,俄羅斯不允許新聞自由和獨立報道,因此其主張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很難得到證實,而迄今為止,俄羅斯也沒有提供任何證據來支持其主張。最後,她提醒俄羅斯官員每天都在試圖散布有關其對烏克蘭戰爭的虛假信息,在考慮俄羅斯提出的主張時應牢記這點[49][50]。2月5日,美國國務院新聞秘書維丹特·帕特爾(Vedant Patel)在每日例行發布會上被問及如何評論克里姆林宮有關擊落伊爾76的聲明時表示,「這與俄羅斯聲稱克里米亞屬於它,或者它在烏克蘭占領的整個領土屬於它的情況下的證據真實程度相同」。維丹特·帕特爾也補充說「但當談到來自俄羅斯的可信信息時,他們實際上沒有太多機會證明這一點,因為他們在虛假信息方面享有無可挑剔的聲譽,不僅在該地區,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如此」[51][52]。
註解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