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伊斯坦布爾爆炸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籍 | 死亡 | 受傷 | 總計 |
德國 | 12 | 6 | 18 |
秘魯 | 1 | 1 | 2 |
挪威 | 0 | 1 | 1 |
南韓 | 0 | 1 | 1 |
總計 | 13 | 9 | 22 |
2016年1月12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著名的蘇丹艾哈邁德地區發生一起自殺式襲擊,造成13人死亡,死者全部是外國人,另有14人受傷。襲擊發生在當地時間10:20,靠近受遊客歡迎的觀光地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襲擊者名叫納比爾·法迪(阿拉伯語:نبيل فضلي)[2],一名來自敘利亞的伊斯蘭國成員。
背景
蘇丹艾哈邁德廣場上次遭受嚴重襲擊是在2015年1月6日,一名自殺式襲擊者在一個警察局引爆了她身上的炸彈。革命人民解放黨-陣線最初聲明對襲擊負責但後來又撤銷了聲明。[3]據後來透露,襲擊者名叫戴安娜·拉瑪佐諾娃(俄語:Диана Рамазова),一名出生俄羅斯聯邦達吉斯坦共和國穆斯林社區的18歲少女,後來在網上結識伊斯蘭國的丈夫,襲擊時懷有身孕。[4]
2015年,土耳其遭受兩起嚴重爆炸襲擊。7月,33人死於伊斯蘭國在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城鎮蘇魯奇製造的自殺式襲擊。10月,兩名自殺式襲擊者在安卡拉火車站附近和平集會的人群引爆炸彈,造成超過100人死亡。[5]這是土耳其死亡人數最多的一起襲擊。檢察官辦公室稱,這是伊斯蘭國分支製造的。[6]
2015年12月,土耳其拘留了兩名疑似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相信他們計劃襲擊在安卡拉市中心的新年慶祝活動,隨即土耳其政府取消了安卡拉的新年慶祝活動。[7]另外,1月11日逮捕了三名正在前往迪亞巴克爾,與伊斯蘭國有關聯的嫌疑人。[8]
襲擊
爆炸發生在當地時間上午10:20(08:20UTC),地點在公園地標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附近,[9]自殺式襲擊者走到蘇丹艾哈邁德廣場遊客中引爆了他身上的炸彈。[10]方尖碑距離藍色清真寺大約25公尺(82英尺),[11][12][13]附近幾個地區都聽到了爆炸聲。[14]警察布置警戒線戒嚴了附近區域。[15]爆炸後的圖片在社交媒體上傳播。[10]
共有十三人死亡,其中十二人是來自德國的遊客,[16]另一人是秘魯人。[17][18][19][20][21]《衛報》報道「爆炸發生在位於聖索菲亞清真寺和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之間的德國人修建的噴泉旁。」[22]據報道有九人受傷,其中六名德國人、一名挪威人、一名秘魯人和一名韓國人。[17]
行兇者
土耳其當局認定自殺式襲擊者是1998年出生的敘利亞人納比爾·法迪。據沙特阿拉伯內政部證實,法迪生於沙特阿拉伯,他和他的家人在他八歲時離開了沙特。法迪在敘利亞北部城市曼比季長大,這一地區曾在伊斯蘭國控制下。法迪的家族是土庫曼人。據報道,法迪是伊斯蘭國的「一名普通士兵」,他的哥哥在幾個月前在機場製造了一起自殺式爆炸襲擊。[23][24]
反應
土耳其總理艾哈邁德·達武特奧盧首先表示行兇者是一名隸屬於伊斯蘭國的28歲敘利亞男子。他進一步說道該男子沒在土耳其激進分子觀察名單上,是最近才從敘利亞入境土耳其的。達武特奧盧也向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致電錶示慰問。[11]達武特奧盧立即與內政部長召開一個特別安全會議,「我們誓與(伊斯蘭國)戰鬥,直到它不再『仍然威脅着』土耳其和世界。土耳其不會在與達伊沙(即伊斯蘭國)的戰鬥中退縮。這個恐怖組織的襲擊者和與他們有關聯的人都會被發現,他們將受到應有的懲罰。」[25]
襲擊發生後,土耳其政府的廣播電視最高委員會禁止電視播放襲擊畫面(根據2011年的法律允許此類審查),並且得到了伊斯坦布爾法院的許可。[26][27]
- 歐洲聯盟: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致信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向埃爾多安和土耳其人民表達他「最誠摯的哀悼」。[28]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