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黑叉尾海燕(學名:Hydrobates monorhis)是一種全身棕色的小型海鳥,屬於海燕科Hydrobatidae。[3]
其學名源自古希臘語。Hydrobates 是來自 hydro「水」,和 bates「行者」,而 monorhis 是來自 monos「單一」和 rhinos「鼻孔」。[4] 其通用名紀念英國博物學家羅伯特·斯文豪, 他在1867年物種描述了該物種。[5]
分布於太平洋北部經日本、朝鮮、中國渤海及黃海和南海、以至印度洋北部以及中國大陸的偶見於山東以南的沿海各省、直抵廣東、台灣以北的島嶼等地,大多為遠洋性海鳥,亦見於近陸島嶼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中國廈門附近。[2]
在俄羅斯遠東、中國、日本和韓國附近的西北太平洋島嶼上繁殖。築巢於靠近海邊的岩縫中,每窩產一枚白色的蛋。其餘時間在海上度過,範圍擴展至印度洋和阿拉伯海。
繁殖地點包括俄羅斯海參崴南部的韋爾霍夫斯基島(7,500對)和日本(至少1,000對)島嶼。中國、台灣、北韓和南韓也有少量已知種群,記錄表明其在北大西洋也可能有繁殖。冬季,它向南和向西遷徙到北印度洋(Brooke 2004)、佐渡島等(2010)。估計全球種群至少有130,000對,確認該物種有非常大的種群。然而,韓國鳥類(2010)指出約100,000對在Gugeul島礁築巢,這意味著全球可能超過75%的種群集中在一個非常小的島上。該物種在南韓的六或七個繁殖小島上築巢(Chang-Yong Choi in litt. 2012)。有證據顯示某些種群正在減少(N. Moores in litt. 2011)。[3]
黑叉尾海燕體重約39.8克,翼長約152.6毫米,嘴峰長約16.5毫米,喙寬度約3毫米,喙厚度約4.5毫米,跗蹠長約23.2毫米,尾長約71.6毫米。黑叉尾海燕是候鳥,其棲息在開放的海洋及海島環境中,食性為肉食性,主要食物來源是水生動物。[7]
黑叉尾海燕是一種小鳥,體長18-21公分,翼展45-48公分,顯著大於歐洲風暴海燕。其所有羽毛均為深棕色,飛行時輕拍水面,從海洋表面捕食浮游生物。與歐洲風暴海燕不同,它不跟隨船隻。
其結構最像白腰叉尾海燕,擁有分叉的尾巴、較長的翅膀和特有的飛行行為,但沒有白色臀部且叫聲不同。與其他全黑Hydrobates物種難以區分,首例英國記錄必須進行DNA測試,以排除是白腰叉尾海燕的可能性,因為東北太平洋白腰叉尾海燕種群中有些個體具有完全黑色的臀部。
這種風暴海燕在繁殖地為完全夜行性,以避免被海鷗和賊鷗捕食,甚至在月光明亮的夜晚也避免登陸。像大多數海燕一樣,它的行走能力有限,只能短暫地爬到巢穴。繁殖季節外,完全棲息於遠洋環境,這與其偏遠的繁殖地,使得斯文豪氏洋海燕難以從陸地觀察。只有在暴風雨中這種鳥才可能被推到海岬,但即使如此,超出範圍的鳥也可能難以確定身份。它主要靠拍動翅膀在水中啄食,不會在水面以足拍水。[3]
黑叉尾海燕在大範圍內廣泛分布,曾被評估為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無危,但在2012年被提升至近危。[8]預計未來三代內種群將快速下降,主要由於入侵物種的影響。[3]
1983年7月8日,一隻黑叉尾海燕在馬德拉的Selvagens被捕獲,確認為大西洋的首例記錄。[9]此後,在海上觀察到多隻黑叉尾海燕,主要在北大西洋,夏季在法國(1989年)、英國(1989年(兩隻),1990年(有隻鳥從1991年到1994年被重覆捕獲))、西班牙(1994年)、挪威(1996年,1997年)和又一次在馬德拉(1991年,1994年)捕獲。[10]除了東北大西洋和地中海,西北大西洋也識別出多個個體。記錄表明,在北卡羅來納州哈特拉斯(Hatteras)附近,1993年8月20日、1998年8月8日和2008年6月2日的單一鳥隻觀察記錄均被接受為北美有效記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