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臉鸛(學名:Ciconia stormi,英語:Storm's Stork),又稱史東氏鸛、暴風鸛,是鸛形目鸛科鸛屬下的一種鳥類。[2]這種鳥類分佈於馬來西亞半島、蘇門答臘、明打威群島及婆羅洲的原始沼澤森林中,以魚類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2][3][4]因其數量似乎本來就不多,加上其棲地被大量砍伐及轉換為棕梠園等原因,被認為是最稀有的鸛之一。[4][5][6]
黃臉鸛 | |
---|---|
攝於馬來西亞沙巴州山打根省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鸛形目 Ciconiiformes |
科: | 鸛科 Ciconiidae |
屬: | 鸛屬 Ciconia |
種: | 黃臉鸛 C. stormi
|
二名法 | |
Ciconia stormi | |
原生分佈範圍 | |
異名 | |
|
這種鳥類全身主要為黑色及白色,其臉上的黃色區域是其最明顯的特徵,而鳥喙則為橙紅色。[4][7]生性隱蔽,因此在野外的紀錄及研究並不多。[8][5][9]原始的繁殖季節未知,但在樹上所築的窩通常有2—3枚蛋,29天內會孵化,幼鳥在孵化90天後能後飛翔。[5][9][10]因其估計不到500隻的極小群體及破碎的棲地,《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其列為瀕危物種。[1][11]
物種命名與分類
黃臉鸛由德國鳥類學家奧古斯特·威廉·海因里希·布萊修斯於1896年發表,他藉由鑑定脖子上的黑白區塊分布,認為這種鳥類是白頸鸛的亞種,因此賦予了Melanopelargus episcopus stormi的名字。[12][13]
| |||||||||||||||||||||||||||||||||||||||
2021年研究中的鸛屬親緣關係樹[14] |
其屬名Ciconia是拉丁語「鸛」的意思。[15]:107而種小名stormi則是布萊修斯為了紀念德國航海家特奧多爾·胡戈·施托姆(Theodor Hugo Storm)的貢獻,他自1887年至1890年代中期曾為呂貝克號(Liibeck)蒸汽船的船長,至蘇門答臘、新加坡、婆羅洲、摩鹿加群島和爪哇一帶貿易並帶回如婆羅洲猩猩等當地的動物標本,並在年老後將標本捐贈德國呂貝克的博物館,並得以讓布萊修斯分析並發現這種鳥類。[15]:366[12][13]
在分類學上,黃臉鸛長期作為白頸鸛的亞種之一。[13]但後來根據頸部側面的不同羽毛分佈、臉上的黃色區塊,及生態差異等因素,被獨立為一個物種。[4]目前沒有其他亞種,為單型種。[2]
形態描述
黃臉鸛的體長75—91公分(另一次測量的平均為85公分),體重平均約2061公克。[3][8][16]其鳥喙寬平均17.1公釐、深平均28.4公釐、嘴峰長平均約141.4公釐;翼長38.75公分;跗蹠長133.8公釐;尾長17.2公分。[16]是一種中型的鸛。[4]
成鳥的頭頂為黑色,臉部裸露皮膚呈暗橙色。[7]該鳥眼睛紅色,並在周圍有明顯的亮黃色眼圈。[7]長而直的鳥喙呈明亮的橙紅色,尖端可能會有些黃色,而雄鳥在基部會有小瘤。[7][4][9]前頸上半、下腹及尾羽下的覆羽皆為白色,其餘部分則為黑色。[7]其腿和腳呈淡橙色,黑色的尾巴深深分岔。[7][4]非繁殖期時臉部的黃色皮膚顏色較淡,鳥喙整體顏色也會較暗淡,頸部的羽毛則會從粉橙色轉回白色。[7][4]幼鳥的整體羽毛偏褐色或更多的黑色,鳥喙尖端及臉部的裸露皮膚也較暗淡,通常接近深灰色跟帶有黑色斑點;腿部則為灰暗的肉色到暗橙紅色之間。[17][4][9]
該物種與白頸鸛外觀相似,但後者的鳥喙顏色較深,前頸下半為白色,而翅膀內側則是青銅色。[17]同時白頸鸛的體型也稍大一些,並展現出不同的棲地偏好,其中黃臉鸛更喜歡森林較多的地區。[4]
分佈與棲息環境
黃臉鸛分佈於馬來西亞半島、蘇門答臘、明打威群島及婆羅洲上,並曾在泰國有所分佈。[2][17]牠們通常生活在未遭干擾的淡水沼澤林、紅樹林、次生林、河流、溪流和常綠闊葉林中的水池跟低地中。[3][7][11]有時會在高樹的突出上看到其存在。[7]但通常並不出現在開闊地區中。[8]
習性
黃臉鸛通常以單獨一隻或成對的形式出現,少數時候會組成小群體行動。[3][7]只要有個體開始飛行,常常會有鄰近的其他同伴也會從不同方向紛紛加入飛行行列中,一同在河流或森林空地上高高飛翔。[4]因其性喜隱蔽,並棲息於難以接近的沼澤森林內,因此這個物種的相關研究較少。[7][5][10]
黃臉鸛在凌晨時段最為活躍,主要在小水池中或在河岸旁潛伏,以小型無脊椎動物或魚類為食,[7][4]而運到巢中的食物則主要是魚類,但也有蠕蟲、水生昆蟲幼蟲和青蛙等。[6][10]
黃臉鸛的繁殖期在9月至11月(在蘇門答臘則似乎在4月跟7月),但所知資訊相當有限,在一本1992年出版的書籍中提及自1986年起僅在野外發現兩個巢穴。[3][8][9]在圈養環境中,研究人員觀察到雌雄兩方在一天內的各個時段中都有可能會有儀式性的求偶行為,包含翅膀向外伸展、彎腰和發出叫聲,持續約幾秒鐘到數分鐘後交配。[5]
其巢穴為位於樹上的大型平台,通常離地19—30公尺,直徑30—40厘米,高度為10—15厘米,且雄雌都會參與建造。[3][5][10]每窩通常有2—3枚蛋,野外測量一顆未有孵化的卵大小為長60.2毫米、寬41.9毫米(圈養環境下的測量為長52—56毫米、寬42毫米),孵化期不到29天,雛鳥約在90天後能夠飛翔。[3][17][5][10][9]
在一次於圈養環境的觀察中,發現若與其他物種混居,會對其繁殖的情況造成影響。[5]移除影響後,雛鳥約在第7—10天時睜眼,22天前後開始長出飛羽,27—30天時會開始站立,並在第38天首次拍動翅膀,55—56天時離巢。[5]
在起飛時發出類似牛的「Kraun」或「Karau」聲。[7][4]幼鳥則是響亮的「Krack、Krack」或乞食時類似為青蛙的「Skhrekeh...keh...keh...keh」,並可以在50公尺外被聽到。[4][9]
威脅與天敵
黃臉鸛目前所遭遇最嚴重的威脅是棲地遭開發,並有嚴重的碎片化問題,當地的低地森林常出現伐木、建造水壩或者改造為棕櫚園的現象。[11]例如在建造水壩時,當地政府即認為鳥類具有移動能力,而忽略了低地鳥類的族群。[4]
而較為次要的問題是遭狩獵以及貿易,因有動物園展示的需求,其市場價格有所升高。[11][4]黃臉鸛也會誤入當地人用於捕捉澤巨蜥的陷阱。[10]
保育情形
據2002年時分別在馬來西亞及印尼的調查顯示,前者約有150隻黃臉鸛,而後者則有約250隻,整體族群規模可能小於500隻。[11]《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其列為瀕危物種。[1][11]
在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這種鳥類受到法律保護,且目前在數個保護區內均有發現記錄。[11]當中在印尼也有小規模的巢穴保護計劃和宣傳活動。[11]現在也有小型的非政府組織致力於將棕欖樹園還原回林地使破碎的棲地能夠重新連接。[18]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