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佐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佐炎

黃佐炎越南語Hoàng Tá Viêm黃佐炎,1820年—1909年),原名黃繼炎越南語Hoàng Kế Viêm黃繼炎)。越南阮朝時期官員、文學家、歷史學家。

事实速览 黃佐炎, 太子少保、東閣大學士、機密院大臣 ...
黃佐炎
越南阮朝大臣
太子少保、東閣大學士、機密院大臣
國家大南
時代阮朝法屬印度支那
姓名黃佐炎
Nhật Trường
Tùng An
出生1820年
廣平省廣寧府豐祿縣隆代總文羅社(今屬廣平省廣寧縣良寧社文羅村)
逝世1909年
廣平省廣寧府豐祿縣
舉人
关闭
Thumb
黃佐炎墓,位於今越南廣平省麗水縣

生平

黃佐炎是廣平省廣寧府豐祿縣隆代總文羅社(今屬廣平省廣寧縣良寧社文羅村)人,慶和布政使黃金燦之子。紹治三年(1843年),黃佐炎憑父蔭入監,經廷挑,任司務一職,不久升任主事。同年,黃佐炎迎娶了明命帝第五女香羅公主阮玉光靜,成為駙馬。後被封為迪忠子越南語Địch Trung Tử迪忠子)。

黃佐炎在19世紀下半葉阮朝抗擊法國侵略中擔任指揮,並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卻鮮有勝利之戰。1883年3月,他試圖推翻河內地區弱小的法國駐軍的統治,但在嘉庫戰役中被擊敗。

1883年6月,劉永福率領黑旗軍紙橋戰役英語Battle of Cầu Giấy (Paper Bridge)中擊敗法軍,擊斃其指揮官李威利。在這次勝利的鼓舞下,黃佐炎率軍圍攻南定省的小股法國駐軍勢力,但法軍高級指揮官Pierre de Badens從正面和側面對黃佐炎的防禦工事同時展開進攻,佔領了城池。[1]

協和帝即位後,晉封黃佐炎為迪忠伯越南語Địch Trung Bá迪忠伯)。但協和帝被廢後,協和帝在位期間晉升的爵位被廢止,黃佐炎恢復為迪忠子。

1883年12月,他參加了山西戰役英語Son Tay Campaign,與劉永福的黑旗軍一起戰敗。

1884年4月,黃佐炎戰敗,被法國軍隊逐出興化同文,退卻到離寧平省不遠的小城Phu Ngo。黃佐炎在該城遭到法軍波里也部的圍攻。但在1884年5月11日清朝與法國簽訂《天津專約》、以及6月6日阮朝和法國簽訂《第二次順化條約》之後,法軍就撤去了圍攻。[2]

中法戰爭期間,黃佐炎的部隊曾配合駐守興化附近的清軍抗擊法軍,但鮮少勝利。

黃佐炎雖然持反對法國的態度,但並不支持1885年夏季的勤王運動。他並不支持倡導勤王的尊室說以及咸宜帝,而是支持法國人於9月所擁立的同慶帝,而不少越南人認為同慶帝是法國的傀儡皇帝。

相關條目

腳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