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英国政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一代斯多克東伯爵莫里斯·哈羅德·麥美倫 OM PC(英語:Maurice Harold Macmillan, 1st Earl of Stockton;1894年2月10日—1986年12月29日),英國政治家,保守黨黨員,曾於1957年至1963年出任英國首相。[1]麥美倫的綽號是「SuperMac」,而他在晉升為貴族以前,一直也沒有使用莫里斯來稱呼自己,所以公眾一般叫他作哈羅德·麥美倫。
哈羅德·麥克米倫 閣下 The Rt Hon. Harold Macmillan | |
---|---|
聯合王國首相 | |
任期 1957年1月10日—1963年10月19日 | |
君主 | 伊麗莎白二世 |
前任 | 安東尼·艾登 |
繼任 | 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 |
財政大臣 | |
任期 1955年12月20日—1957年1月13日 | |
總理 | 安東尼·艾登 |
前任 | 拉博·巴特勒 |
繼任 | 彼得·霍尼戈夫 |
外交大臣 | |
任期 1955年4月7日—1955年12月20日 | |
總理 | 安東尼·艾登 |
前任 | 安東尼·艾登 |
繼任 | 塞爾文·勞埃 |
國防大臣 | |
任期 1954年10月19日—1955年4月7日 | |
總理 | 溫斯頓·邱吉爾 |
前任 | 哈羅德·亞歷山大 |
繼任 | 塞爾文·勞埃 |
房屋和地方政府大臣(Minister of Housing and Local Government) | |
任期 1951年10月30日—1954年10月19日 | |
總理 | 溫斯頓·邱吉爾 |
前任 | 休·道爾吞(Hugh Dalton) |
繼任 | 鄧肯·桑迪斯 (Duncan Sandys) |
空軍大臣 (Secretary of State for Air) | |
任期 1945年5月25日—1945年7月26日 | |
總理 | 溫斯頓·邱吉爾 |
前任 | 阿齊伯德·辛克萊 (Archibald Sinclair) |
繼任 | 威廉·溫德伍德·拜恩 (William Wedgwood Benn) |
北非事務大臣(Minister Resident in Northwest Africa) | |
任期 1942年2月4日—1945年12月30日 | |
總理 | 溫斯頓·邱吉爾 |
前任 | 新職務 |
繼任 | 哈羅德·布福爾(Harold Balfour) |
殖民地政務次官(Under-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 | |
任期 1942年12月30日—1945年7月26日 | |
總理 | 溫斯頓·邱吉爾 |
前任 | 喬治·豪爾(George Hall) |
繼任 | 愛德華·卡文迪許(Edward Cavendish) |
物資補給大臣(Parliamentary Secretary to the Ministry of Supply) | |
任期 1940年5月15日—1942年2月4日 | |
總理 | 溫斯頓·邱吉爾 |
前任 | 約翰·立威廉(John Llewellin) |
繼任 | 文德漢姆·普特(Wyndhym Portal) |
英國保守黨黨魁 | |
任期 1957年4月7日—1963年12月20日 | |
前任 | 安東尼·艾登 |
繼任 | 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Maurice Harold Macmillan 莫里斯·哈羅德·麥美倫 1894年2月10日 英國英格蘭倫敦布里克斯頓 |
逝世 | 1986年12月29日 英國英格蘭薩塞克斯郡塞爾活門 | (92歲)
墓地 | St Giles' Church, Horsted Keynes |
政黨 | 保守黨 |
配偶 | 多蘿西·卡文迪許 (1920年結婚—1966年喪偶) |
麥美倫於1894年生於布里克斯頓,父母分別是莫里斯·克勞福德·麥美倫(Maurice Crawford Macmillan,1853年—1936年)和海倫·亞提·塔雷頓·貝麗士(Helen Artie Tarleton Belles,1856年—1937年)。他的祖父丹尼爾·麥美倫(Daniel Macmillan,1813年—1857年)是一位蘇格蘭佃農,在後來創辦了麥美倫出版社。[2]他還有兩位哥哥,大哥比他大八歲,二哥則比他大四歲。[3]麥克米倫則認為自己是蘇格蘭人。[4]
麥克米倫在童年時接受了母親嚴格的教育。他每天早上都會在家裡和保姆學法語,每天在離家不遠的麥克弗森先生的體育館和舞蹈學院鍛煉身體。從六七歲起,他在斯隆廣場附近的格萊斯頓先生的日間學校學習古典拉丁語和希臘語的入門課程。[5][6]麥美倫早年入讀伊頓公學,他在伊頓公學的學習期間 (1906年–1910年) 患上了各種疾病,從上半年學期時確診肺炎後因病退學,錯過了畢業前的最後一年,[7][8]之後麥克米倫在家接受多名私人教師授課 (1910年–1911年),其中包括了羅納德·諾克斯,他為麥克米倫灌輸了英國國教高教會派思想工作。[9]
他贏得了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的獎學金後升讀牛津大學的貝利奧爾學院,[9]但他在大學只讀了兩年,便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從軍。1914年11月19日他加入了國王皇家步槍團軍銜為少尉。[10][11]1915年1月30日,麥克米倫晉升為中尉,[12]不久後又轉入擲彈兵衛隊,[13]隨著部隊前往法國前線作戰。[14]麥克米倫曾三度在戰事中受傷。在索姆河戰役中,麥美倫曾被子彈射中盤骨,結果他花了一整天躲在散兵坑,看古希臘作家埃斯庫羅斯的原著。[15]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在部隊里結識了首相H·H·阿斯奎斯的長子雷蒙德·阿斯奎斯,雷蒙德後來不幸身亡。[16]麥克米倫在戰爭的最後兩年裡一直在醫院接受手術。[17]1918年11月11日停戰時,他仍拄着拐杖。[18]他臀部的傷口花了四年時間才完全癒合,他走路時只能稍微拖着步子,右手因之前的傷口而無力握拳,這也影響了他的書寫能力。[19]戰後由於他喪失了不少好友,[20]因此他拒絕返回牛津就學,並慨歎大學已經面目全非。[21]
在1923年鐵路國有化以前,他在大西部鐵路中出任主管一職。
麥美倫在1920年迎娶加拿大總督第九代德文郡公爵維克多·卡文迪許的女兒、桃樂絲·卡文迪許女爵,[22]而後者則於1966年逝世,享年65歲。桃樂絲一直被指與保守黨政治家羅伯特·布思比有婚外情。[23]此外更有傳聞指出,麥美倫的幼女莎拉,事實上為布思比的私生女。
麥美倫夫婦育有一子三女:
1924年,由於自由黨在大選中衰弱,麥美倫因此成功在蒂斯河畔斯多克東選區勝出,成為下議院議員,[24]他雖然在1929年的選舉中落選,但又隨即在1931年的選舉中重奪議席。[25]由於受到妻子與布思比有婚外情所打擊,麥美倫在1930年代主要都待在下院後座,除了反對綏靖政策,又對斯坦利·鮑德溫和內維爾·張伯倫作猛烈抨擊,加上他乏味和書呆子氣的性格,更使他遭到了孤立。
麥克米倫在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亞戰爭後辭去政府黨鞭(不是保守黨黨鞭)以抗議解除意大利制裁。[26]亨利·查農將他描述為「斯托克頓的一位不起眼、書呆子氣十足、行為古怪的議員」,並記錄道(1936年7月8日),首相斯坦利·鮑德溫給他發了一封「冷淡的便條」。鮑德溫後來提到,他之所以能倖存下來,是因為他走的是哈羅德·麥克米倫和極右翼分子約翰·格雷頓之間的中間路線。[27]
1936年,麥克米倫提議建立一個跨黨派的反法西斯聯盟,以建立民主團結,但他的想法遭到工黨和保守黨領導層的拒絕。[28]
麥克米倫支持首相張伯倫飛往貝希特斯加登與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會談,但不支持他隨後飛往巴特戈德斯貝格和慕尼黑。慕尼黑協定簽署後他在1938年牛津補選中支持獨立候選人林賽。他還寫了一本小冊子《和平的代價》,呼籲英國、法國和蘇聯結盟,但希望波蘭向德國做出領土「妥協」(即放棄但澤走廊)。1939年初,在《國防的經濟方面》一書中,他呼籲成立供應部。[29]
1940年2月,麥克米倫訪問了芬蘭。當時 當時蘇聯正在入侵芬蘭,而蘇聯當時與納粹德國結成了同盟後入侵波蘭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麥克米倫在後座議員席上發表的最後一次演講,是抨擊政府沒有為芬蘭提供足夠的援助。[30]
1940年5月的挪威辯論後,麥克米倫在不信任動議中投票反對政府,導致了首相內維爾·張伯倫的政府垮台,麥克米倫試圖與喬賽亞·韋奇伍德上校一起在下議院會議廳高唱《統治吧,不列顛尼亞! 》[31]
麥克米倫隨後在在丘吉爾戰時內閣建立後擔任物資補給部大臣,自1940年起上任。查農對此評論道(1940年5月29日),「哈羅德·麥克米倫如此明顯地享受他的新職位,這讓人覺得有些好笑」。[32]
麥克米倫在供應部的工作是為英國陸軍和英國皇家空軍提供武器和裝備。他走遍全國協調生產,以及在供應大臣第一代比弗布魯克男爵馬克斯·艾特肯的領導下成功地增加了裝甲車的供應和質量。[33]
1942年,麥克米倫被任命為殖民地政務次官,他自己形容為,我「離開了精神病院,後進入陵墓」。[34]麥克米倫負責在下議院代表殖民地事務大臣第一代莫因男爵沃爾特·吉尼斯和第第五代梳士巴利候爵羅伯特·蓋斯科因-塞西爾發言。麥克米倫負還責增加殖民地的生產和貿易,並於1942年6月宣布了未來的政策方向:
大英帝國的統治原則應該是組成帝國的各個要素之間的夥伴關係原則。夥伴關係帶來理解和友誼。英聯邦的結構決定了殖民地的未來。[35]
麥克米倫曾預言保守黨將在戰後遭遇壓倒性的失敗,這導致查農在1944年9月6日撰文稱「哈羅德·麥克米倫這個傢伙的預言太愚蠢了」,事實上保守黨也確實在戰後的選舉敗選。1942年10月,哈羅德·尼科爾森記錄了麥克米倫預言戰後將出現「極端社會主義」。[36]
1942年11月,奧利弗·斯坦利被任命為殖民事務大臣,麥克米倫基本上己無任何用處,因為奧利弗不像前兩位大臣是貴族而待在上議院,所以不需要他他擔任發言人。信息事務大臣布倫達·布拉肯則建議他不要辭職,然而麥克米倫還是在12月30日離職。[37]
隨後麥克米倫在1942年獲調任到北非,作盟軍在地中海地區的英方代表,並直接向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負責,而非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37]任職代表的期間,麥美倫得以和德懷特·艾森豪合作,兩者後來更建立友誼,這在日後對麥美倫十分重要。[38]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上,麥克米倫說服美國承認自由法國政府。[39]麥克米倫在卡薩布蘭卡會議期間的日記中寫道:「我把這兩個人物稱為東方皇帝和西方皇帝,事實上,這更像是羅馬帝國末期的一次會議。」[40]麥克米倫認為,羅斯福總統在卡薩布蘭卡會見邱吉爾首相的「非凡而浪漫的情節」使他確信,個人外交是與美國人打交道的最佳方式,這極大程度影響了他後來擔任首相的外交政策[41]。
1943年2月22日,麥克米倫在一次飛機失事中被嚴重燒傷,[42]當時他還試圖爬回飛機去救一名法國人。之後他在臉上打上了石膏。在神志恍惚中,他仿佛自己回到了一戰時期,並請求醫生向他已故的母親轉達一個口信。[43]
1943年8月,在西西里島戰役和雪崩行動期間,他與格拉德溫·傑布參與了意大利停戰談判。這導致他與外交大臣艾登產生分歧。[44]。1943年末,他被任命為英國駐意大利顧問委員會高級專員。[45]1943年10月,他回到倫敦後再次與艾登發生衝突。艾登決定任命達夫·庫珀為駐法國大使,之後又任命諾埃爾·查爾斯為駐意大利大使,以削弱麥克米倫的權力。[46]1944年5月,麥克米倫要求儘早與意大利達成和平條約(和意大利首相佩特羅·巴多格里奧領導的意大利王國政府談和,而非貝尼托·墨索里尼領導的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此舉激怒了艾登1944年6月,他隨即主張由英國領導的部隊從盧布爾雅那峽谷向中歐推進(「腋窩行動」),而不是像原計劃中那樣將美國和自由法國的軍隊轉移到法國南部(龍騎兵行動)。這一提議給邱吉爾和哈羅德·亞歷山大將軍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並未得到美國的認可。邱吉爾於1944年8月訪問了意大利。1944年 9月14日,麥克米倫被任命為意大利盟軍管制委員會首席專員。他也了擔任盟軍總部的英國駐地部長亨利·梅特蘭·威爾遜的政治顧問。1944年11月10日,他被任命為盟軍委員會代理主席。[47]
1944年12月11日,麥克米倫訪問了希臘王國。不久後,斯科比將軍在德國撤退後率領英國軍隊接管了雅典,由於有人擔心親共產主義的希臘抵抗組織、希臘民族解放陣線及其軍事分支希臘人民解放軍會趁亂奪權或與英軍發生衝突 (請見希臘十二月事件)。於是他說服了當時不情願的邱吉爾(邱吉爾於當月晚些時候訪問了雅典),接受扎馬斯基諾斯大主教代表當時還在流亡的希臘國王喬治二世擔任攝政王的建議。1945年1月,雙方達成停戰協議,希臘在麥克米倫的幫助下得以成立一個親英的政府。[48]
麥克米倫還擔任了查爾斯·凱特利將軍的顧問,在此期間他負責了「龍骨行動」,該行動是在1945年將多達 70,000名戰俘強制遣返回蘇聯和約瑟普·布羅茲·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之後又一次違反了雅爾塔協議和盟軍總部的指令,遣返了4000名哥薩克士兵和11,000名平民家屬,這批人後來遭到屠殺。[49][50][51]
歐洲戰場結束後,麥美倫返回英國,並在邱吉爾看守內閣中接替自由黨籍的阿奇博爾德·辛克萊爵士短暫出任空軍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Air)一職。[52]
由於工黨在1945年大選取得了壓倒性勝利,臨時政府垮台,而麥美倫亦再次失去了下院議席。但他不久就在1945年11月的補選中在布羅姆利選區中勝出。哈羅德·尼科爾森在日記中寫了當時保守黨後座議員的想法:「他們覺得溫斯頓太老了,安東尼(艾登)太懦弱了。他們希望由哈羅德·麥克米倫領導他們。」[53]
麥克米倫之後在起草《工業憲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星期日快報》稱其為《中間道路》的第二版。麥克米倫則逐漸在公眾面前表露出更右翼的形象,他堅持捍衛私營企業,並在下議院激烈反對艾德禮政府。[54]
隨著保守黨在1951年大選勝出,重掌內閣,麥美倫亦在同年10月獲邱吉爾委任為房屋及地方大臣(Minister of Housing),他在任內的會議中承諾每年興建300,000所房屋,麥克米倫起初認為,這職位在內閣名單中的16個職位中排名第13,是一杯毒酒,他更是在日記中寫道,這「根本就不適合我......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着手這項工作」。而財政部此時正試圖最大限度地增加出口、最大限度地減少進口時,而我又要獲得稀缺的鋼鐵、水泥和木材。[55]「這是一場豪賭——它或許會毀掉我的政治生涯,」邱吉爾安慰他說,「但如果你成功了,每個簡陋的家都會為你增光添彩。」[56]而他也成功做到了,比預計的時間還早一年。[57][58]
1954年10月,麥美倫獲改任為國防大臣。[59]《經濟學人》表示:「他給人的印象是,當一位嚴肅的上級緊盯着他時,他那不容置疑的的領導能力就消失了。」[60]
他在國防部任職期間的一個主要議題是國防部越來越依賴核威懾,一些人認為,這損害了普通裝備的發揮。[61]1955年2月的《國防白皮書》宣布了研製氫彈的決定,並得到了跨黨派的支持。[62]
「在看到邱吉爾開始淪為了貝當,我心碎了」,麥克米倫在日記中寫道,當時首相的智力和體力己經大不如前。麥克米倫也是少數敢當面告訴邱吉爾他該退休的大臣之一。[63]菲利普·貝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作戰優秀的法國元帥。不過在二戰期間,他因為認為德法差距過大而主導法國投降並在之後領導親德的維希政權。
從那時開始,麥美倫徹底改變了他的形象,他捨棄了那些鑲上金屬邊的眼鏡,而在公眾場合也不再戴眼鏡示人;[64]他以往會用髮油,把髮型整理成戰時的款式,現在的髮型卻光澤而濃密,樣貌活像一個嚴肅的警衛,好使自己的形象更為成熟,配合自己的身份。坎貝爾寫道:「英國政界沒有比這更令人震驚的個人重塑了。」 [65]他也經常戴伊頓公學的舊領帶或衛兵旅的領帶。[66]坎貝爾還認為,哈羅德·威爾遜在麥克米倫擔任首相期間的形象轉變,從「無聊的年輕統計學家變成了可愛的約克郡喜劇演員」,是有意模仿麥克米倫。[36]
邱吉爾下野後,麥美倫先自1955年4月至12月,在安東尼·艾登的政府中出任外務大臣,他從日內瓦高峰會歸來後,他評價了關於外交大臣這一職位:
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不能帶來多大好處,而幾乎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造成很大的傷害。他說的任何不明顯的話都是危險的;任何不陳腐的話都是有風險的。他永遠在陳詞濫調和輕率之間徘徊。[67]
之後他在1955年至1957年間出任財政大臣。[68]在財政大臣任內,他開始發揮其政壇上的影響力,隨了堅持艾登「實際上」的副首相(當時憲制上還未確立副首相一職)拉博·巴特勒的地位不可以高於他外,又要脅一定要削減麵包和牛奶津貼,否則就會辭職。[69]麥克米倫後來在回憶錄中聲稱,他仍然希望由巴特勒接替艾登,但當時他與第一代伍爾頓伯爵弗雷德里克候爵的通信中表示,麥克米倫正在思考如何繼任首相大位。早在1956年1月,他就告訴艾登的新聞秘書威廉·D·克拉克,「看看安東尼能執掌大位多久」這將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70]所以在後來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中,麥美倫可謂是「第一個策劃,第一個脫身」(First In, First Out,語出哈羅德·威爾遜),[71]因為他是第一個強烈鼓吹作入侵決定的人,但當英國後來陷入了財政困境後,他的態度卻作出了180度的轉變。
他在財政部的創新之一是推出有獎債券,[72]這一舉措在1956年4月17日宣布。[73]工黨最初譴責這些債券是「骯髒的抽獎活動」,但它們立即受到了公眾的喜愛,在1957年6月的第一次開獎中,有人就贏得了1,000英鎊的獎金。
1956年11月,英國在和法國以及以色列入侵埃及。危機初期,麥克米倫支持入侵,然而在美國政府施壓導致金融危機後,又主張英國應撤軍。[75]自1952年埃及革命以來,英埃關係迅速惡化。由賈邁勒·阿卜杜-納賽爾領導的埃及政府反對英國將軍隊駐扎阿拉伯。1956年7月26日,納賽爾宣布收回蘇伊士運河,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開始制定入侵埃及、奪回運河和推翻納賽爾的計劃。麥克米倫在日記中寫道:「如果納賽爾『逃脫懲罰』,我們就完了。整個阿拉伯世界都會鄙視我們,努里·賽義德(英國扶持的伊拉克總理)和我們的盟友將會倒台。這很可能會導致大英帝國威望將會完蛋。所以,作為最後的手段,我們必須使用武力,挑戰國內外的質疑聲」。[76]
麥克米倫還威脅說,如果不對納賽爾使用武力,他將會辭職。[77]之後他積極參與了英法以入侵的計劃。他也是最先提出與以色列的人。[78]麥克米倫自認為很了解艾森豪威爾總統,但在這次行動中他低估了美國反對武力解決的決心。1956年9月25日,麥克米倫與艾森豪威爾私底下會面,麥克米倫確信美國不會反對入侵,在場的英國大使羅傑·馬金斯爵士對此表示懷疑。[79]
麥克米倫並沒有意識到美國政府的反對可能引發金融災難。當時英鎊正以驚人的速度從英格蘭銀行流出。運河則被埃及封鎖,由於油輪必須繞至非洲,所以大多數石油運輸都被延誤。美國政府也拒絕提供任何經濟援助,除非英國同意從埃及撤軍。麥克米倫知道後,改變了主意,要求按照美國的條件撤軍,同時誇大了金融危機。[80]11月6日,麥克米倫告訴內閣,僅在11月初,英國就損失了3.7億美元。[81]面對麥克米倫的謠言,內閣別無選擇,只能接受條件並撤軍。運河仍然掌握在埃及手中,納賽爾政府也繼續支持阿拉伯和非洲民族抵抗運動,反對英國和法國在該地區和非洲大陸的存在。[80]
晚年的麥克米倫公開承認自己未能正確解讀艾森豪威爾的想法,並對英美關係受到的傷害深感遺憾,但他始終堅持認為,英法對運河國有化的軍事行動是當時的最佳選擇。[82]
政治地位一落千丈的首相艾登於1957年1月9日以健康狀況不佳為由辭職。[83]當時,保守黨沒有正式的機制來選舉新領導人,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聽取了邱吉爾和索爾茲伯里侯爵的建議,任命麥克米倫為新首相。麥克米倫在1月10日上任時告訴女王,臣不能保證陛下您的政府能持續「六周」——儘管最終他將執掌政府六年多。[84]
隨著英國以藍光飛彈(Blue Streak)和藍鋼飛彈(Blue Steel)作獨立核威懾政策的失敗,以及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單方面宣佈中止天空閃電導彈(Skybolt missile)系統,麥美倫成功在1962年12月與美國達成《拿騷協定》(Nassau Agreement),在協定中,美方承諾向英國提供北極星飛彈。而早在簽訂此協定以前,麥美倫已同意在英美雙方共同監管的情況下,在英國本土部署60支雷神式火箭(Thor missile)。另外,在1957年時,美國國會亦已通過了《麥克馬洪法案》,容許英國提取更多有關核武科技的資料。麥美倫與美國的合作,後來在彼得·庫克(Peter Cook)的舞台喜劇作品,《邊緣之外》(Beyond the Fringe)加以諷刺。
早於1960年,麥美倫已拉攏美、蘇兩國在巴黎的峰會達成有關限制核試的協定,但礙於U-2擊墜事件的發生而告吹。1961年2月22日,英國外相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發給麥美倫密函,寫道:「如果中國發動攻擊,非核的途徑並不能保衛香港,這對美國來說是顯而易見的。用核彈攻擊中國是放棄殖民地以外的唯一選擇。」[85]到了1962年,在麥美倫再次大力的推動下,英國、美國和蘇聯三方終於成功簽訂《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
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簡稱歐共體)的請求在1963年1月29日被戴高樂所否決。戴高樂否決加入申請的原因,是因為他擔心歐共體從此會淪為一個「依賴美國的龐大大西洋團體」,另外,他亦因為英美兩國在核武上的合作而感到憤怒。英國要遲至戴高樂在1970年逝世後,才有機會加入歐共體。
麥美倫任財政大臣時已專注貨幣事務,拜相後經濟亦成為他的主要專注範疇。然而,英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問題促使本土在1961年出現了不合理的凍薪情況。凍薪的問題更使政府的支持率下降,並引致保守黨在隨後的補選中失去不少國會席位。麥美倫後來在1962年7月對內閣進行大規模改組,但改組行動不單沒有使麥美倫政府的支持度上升,而且還被外界認定政府內部正陷於恐慌狀態。
麥美倫對經濟採取一國保守主義,希望能夠達成高就業率的目標。可是他主要的財政部官員卻是貨幣主義者,他們對麥美倫所採取的措施並不贊同,認為政府要支持英鎊,就要嚴密地控制幣值,最終失業率將無可避免地上升。他們的建議在1958年1月遭到了拒絕,結果,三名財政部的官員,即財政大臣彼得·霍尼戈夫、財政部經濟秘書尼格爾·伯奇(Nigel Birch)和財政部財務秘書埃諾奇·鮑威爾均宣佈辭職。麥美倫對此事一筆擦去,表示事件只屬「一件局部的小問題」。
麥美倫任內支持成立國家收入委員會(National Incomes Commission),希望以委員會控制收入,以達至「有增長,無通漲」的政策目標。除此之外,他又推行過一連串不顯眼的措施,對經濟進行管制。
麥美倫對外交政策亦有強而有力的控制。他上任首相後,立即著手於修補英美兩國在蘇伊士運河危機後的疏離關係。他在戰時的朋友德懷特·艾森豪成為了關鍵。在1957年3月,他們兩人在百慕達舉行了一次有建設性的會談,並重新確立了英美兩國的友好關係,而艾森豪卸任總統後,繼任的約翰·甘迺迪,也同樣與麥美倫建立起熱忱真摰的友誼。麥美倫也知道向歐洲大陸示好的重要性,所以他請求推遲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並探討發展歐洲自由貿易區(European Free Trade Area,簡稱EFTA)的可能。
大英帝國的餘暉在其任內不斷褪色,而他更見證了非洲殖民地獨立的前奏。在1957年,英屬的黃金海岸和馬來亞率先獲得獨立。而他在1960年發表了一篇名為《風雲變換》的演講,更進一步推動了獨立運動。繼黃金海岸獨立成加納後,尼日利亞和肯亞分別在1960年和1963年得以獨立。然而,在中東事務上,麥美倫認為英國仍有介入的必要,所以分別在1958年和1960年對伊拉克和阿曼的管治作出干預。
在麥美倫的帶領下,保守黨成功在1959年英國大選中取得勝利,而在下院的多數優勢更從67席增加至107席。正如競選標語說到:「保守黨下的生活好得多了」(Life's Better Under the Conservatives),保守黨的成功無疑是經濟改善的成果。麥美倫自己也評論到:「無疑,容我直截地說,絕大部份國民都從未有過這麼好的生活。[86]」這句說話後來常常被演繹為:「你從未有過這麼好的生活。」(You've never had it so good)不過,不少批評者卻認為,麥美倫任內實際的經濟增長根本十分少,而且增長更受到了軍費開支增加所限制。
由1963年春天持續至夏天的「普羅富莫事件」對麥美倫政府的威信構成了永久性的打擊,而事件更使到他的病情惡化(那時他被誤診出患有前列腺癌,而此症在當時是不可動手術的)。因此,他在1963年10月18日辭去了首相一職,而首相一職在富爭議性的情況下,由時任外相的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接任。當時曾有指控指,麥美倫透過在黨內的重要人物間穿針引線,以確保巴特勒不會被選定為首相的繼任人。
麥美倫在1964年9月淡出政壇,並拒絕接受封為貴族,但他後在1976年願意接受英女皇頒贈的功績勳章。退出政壇以後,他接掌了家族生意,成為了麥美倫出版社的總裁。
在卸任後的二十年間,麥美倫間中有對政局發表自己的意見,尤其是當戴卓爾夫人擔任保守黨黨魁以後,麥美倫任內的施政再次受到黨內的貨幣主義者抨擊時,麥美倫亦有加以反駁。外界常以為麥美倫曾說過戴卓爾夫人大力推動私有化,是「賤賣家中的銀器」,但他的說話其實是被誤解了。事實上,這句話是他在1985年11月8日,托利黨改革派(Tory Reform Group)在卡爾頓會(Carlton Club)舉行的晚宴上所說的。他的說話內容,大意上是說不論個人,還是國家而言,在遇上經濟困難時出售資產是最平常不過的事,他又道:「首先喬治時代的銀器賣走了,接著是客廳裡的精美家具,最後連加納萊托的名畫也要賣掉。」當指出國內賺錢的鋼材業與鐵路,和英國電訊也相繼私有化時,他說:「它們就像僅餘兩幅的倫勃朗名畫。」[87] 麥美倫的言論發表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他也不得不在數天後,親身在上議院澄清自己的言論:
當我上次冒險對現有制度作出批評時,我擔心自己的言論被誤解了。作為一位保守黨黨員,我支持現在政府放棄主導資本主義,讓生產資料和資源分配回歸為私人擁有和私人管理,我肯定這樣會更有效率。而我真正要冒險問的問題是,若果這些是收入的話,我們應如何運用這龐大的資金。[88]
在1984年,麥美倫終於接受了貴族爵位,獲封為斯多克東伯爵和歐文登的麥美倫子爵。其貴族爵位屬世襲貴族爵位,而迄今為止,他是英國歷史上,最後一位被封為世襲貴族的非皇室成員。麥美倫在世的最後一個月時,他這樣回顧道:
在63年前,(蒂斯河畔斯多克東)失業率是百分之29,去年的11月(1986年)……失業率則是百分之28。這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是頗可悲的事。
麥美倫於1986年卒於薩塞克斯郡塞爾活門(Chelwood Gate)的白樺果園(Birch Grove),享年92歲又322日。他曾一度是最長壽英國首相的紀錄保持者,但這紀錄已在2005年2月14日被卡拉漢超越。
《麥克米倫回憶錄》共六卷,中文版1980商務印書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