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巡撫,又稱淮陽巡撫。為明朝中後期設立的一個巡撫職位。 概述 正統十四年,由山東淮陽巡撫分離,轄區包括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廬州府及滁州、徐州、和州。 景泰二年,鳳陽府、滁州別屬。 景泰三年,兩地歸還。 天順元年,罷免。 天順七年,恢復。 成化元年,應天巡撫所轄的安慶府歸附。 成化四年,安慶府別屬應天巡撫。 正德二年,罷。 正德五年,恢復建制。 崇禎十年,因分出安慶巡撫,廬州府別屬。 清朝順治二年,設立鳳陽巡撫,趙福星(1645年在任)、陳之龍(1645年—1648年在任)、趙福星(1648年在任)、王一品(1648年—1649年在任)擔任,順治六年裁撤。順治十七年復設,林起龍(1660年—1662年在任)、張尚賢(1661年—1665年在任)擔任,康熙四年再次裁撤。 參考文獻 《明朝總督巡撫轄區研究》 這是一篇關於明朝歷史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閱論編 這是一篇關於清朝歷史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閱論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