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鮑貴卿(1867年—1934年3月1日),字霆九,奉天府海城縣(今遼寧省海城市)人。清末、中華民國軍事將領、政治人物。北洋軍閥、北洋政府、奉系軍人。
鮑貴卿少年時代因家庭貧困而輟學務農。19歳時加入駐山海關的淮軍葉志超部,後在天津武備學堂學習2年。1888年(光緒14年)畢業後,他任葉志超率領的正定練軍砲隊哨長。1894年(光緒20年),隨葉志超部入朝鮮,後來在甲午戰爭中於平壤遭日軍進攻,葉志超喪失鬥志,逃亡回國,受到清政府懲處。鮑貴卿也受連累被免職。
1895年(光緒21年)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制新建陸軍,鮑貴卿任武衛右軍右翼工程營築壘司隊官。鮑貴卿的勇名眾所周知,受到王士珍、段祺瑞高度評價。1902年(光緒28年),鮑貴卿任北洋常備軍左鎮左翼歩兵第2營管帶,在率新兵經過巨鹿縣時遭景廷賓部圍困,50人被殺,鮑貴卿中刀傷勉強逃走[1]。
1904年(光緒30年)任北洋第一鎮(左鎮改組而成)第2協第4標統帶,後升任陸軍第二鎮第4協協統。其間,鮑貴卿與張作霖相交甚歡,張作霖的長女張冠英和鮑貴卿的次男鮑毓才訂婚。1911年(宣統3年)4月,鮑貴卿任陸軍協都統。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陸軍第二鎮奉命到湖北省鎮壓革命派,鮑貴卿參戰。後鮑貴卿參加段祺瑞、薑桂題、段芝貴等聯名發出的段祺瑞等要求共和第一電,後來又參加段祺瑞等發出的段祺瑞等要求共和第二電,促請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後,鮑貴卿任第2師歩兵第4旅旅旅長(由清朝第2協第4標改組)。1912年(民國元年)10月,他授陸軍少將、駐直隷省。1913年(民國2年)被授陸軍中將銜。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發,鮑貴卿、段芝貴隨安徽省出撃。8月任蕪湖大通司令官(後「蕪湖鎮守使」)兼第3旅旅長。由於安徽都督倪嗣沖排斥異己,1915年(民國4年)鮑貴卿不得不改任北京陸軍講武堂堂長。1915年10月,升任陸軍中將。12月袁世凱稱帝,被封一等男。
1916年(民國5年)6月袁世凱死後,加入張作霖奉系。1917年(民國6年)7月,在張作霖的推薦下,鮑貴卿任黒龍江督軍兼省長,授陸軍上將銜。1918年(民國7年)3月,鮑貴卿兼任黑龍江第19混成旅代理旅長,並兼任濱黑鐵路督辦,插手鐵路事業。
1918年9月,張作霖任東三省巡閲使,取得東三省的支配權。1919年(民國8年)7月,皖系軍閥、吉林督軍孟恩遠被撤職,鮑貴卿署吉林督軍。孟恩遠武力抵抗,被鮑貴卿制服。
1919年8月、鮑貴卿任督辦東省鉄路(東清鐵路、中東鐵路)公司事宜兼東省護路軍總司令(11月辭第19旅旅長、濱黑鐵路督辦)。1920年(民國9年)1月,鮑貴卿接收管理東省鐵路。3月,東省鐵路的俄軍武裝解除,中東鐵路司令(「坐辦」)狄米特里·列奧尼德維奇·霍爾瓦特的解職命令下達。5月,中東鐵路司法權改訂、中俄會審(合同審判)制度取消。以上即中東鐵路主權由中國接收的過程。[2]。6月,鮑貴卿辭督辦東省鉄路公司事宜一職,9月兼署吉林省長。
1919年,鮑貴卿因和日本之間的軍事密約及借款計劃曝光,遭到輿論非難。1921年(民國10年)3月,鮑貴卿以眼病為理由辭去督軍一職,獲授霆威將軍。12月,他在張作霖支持的梁士詒內閣中任陸軍總長。1922年(民國11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奉系敗北,鮑貴卿稱病辭任陸軍總長,回到東北。
1924年(民國13年)9月,再任督辦東省鉄路公司事宜,至1925年9月卸任。此後歷任張作霖的大元帥府顧問、審計院長。1928年(民國17年)6月皇姑屯事件後從政界、軍界完全引退。
1929年,鮑貴卿擔任董事長仁義地產公司擬將毗鄰南開中學的60畝土地擬出售,該片土地曾被南開中學借用為操場。張伯苓以學生「不能沒有練身體的運動課地方」為由,請鮑貴卿給予支持。於是,鮑貴卿以半賣辦捐的方式,將市價18萬元的土地,以5萬元的價格賣予南開中學。
1934年(民國23年)3月1日,鮑貴卿在北平病逝,享年68嵗。安葬在八大處鮑貴卿墓。
鮑貴卿舊宅在天津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