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像或泥人(英語:Golem;希伯來語:גולם;音譯為戈侖或勾勒姆)是傳説中用巫術灌注黏土而產生自由行動能力的人偶。「Golem」一詞曾在《聖經·詩篇》(JP)中出現過一次,原詞為גלמי(galmi)[1][2]。同中世紀文學一樣。在這裡本意是「原料」,「胚胎」或「未成形的體質」[3],寓指上帝未塑造完全的人類[1][4]。16世紀布拉格的猶太教拉比猶大·勒夫·本·貝扎萊爾寫過一些描述魔像的故事,使其名聲傳播開來。實際上各種關於魔像的傳説大相徑庭。根據Moment 雜誌報導,"魔像是一個高度可變的隱喻,具有看似無限的象徵意義。它可以是受害者或惡棍,男人或女人,有時兩者兼而有之。幾個世紀以來,它一直被用來暗示戰爭、社區、孤立、希望和絕望。"[5]其一般的製作方法為,將黏土捏成人型人偶,然後在黏土人偶的額頭或胸口上貼寫希伯來語「emeth(真理)」的護符。如果要讓魔像變回原來的土偶,則要把emeth的開頭字母e擦掉,因為希伯來語「meth」有死亡的意思。[6]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10月15日)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9/Mikol%C3%A1%C5%A1_Ale%C5%A1_-_The_Maharal_of_Prague_and_the_Golem.jpg/320px-Mikol%C3%A1%C5%A1_Ale%C5%A1_-_The_Maharal_of_Prague_and_the_Golem.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4/%C3%9Ast%C4%9Bk_Jewish_museum.jpg/640px-%C3%9Ast%C4%9Bk_Jewish_museum.jpg)
參考文獻
外部連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