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德國研究機構協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德語:Max-Planck-Gesellschaft,縮寫MPG),全稱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協會(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台灣常譯為普朗克學會,中國大陸常譯為馬普所。其為德國一流科學研究機構的聯合機構。至2021年共有37名研究員獲得諾貝爾獎,被譽為「諾貝爾獎的鍛造場」。協會標誌為羅馬神話中的智慧女神彌涅耳瓦。
Max-Planck-Gesellschaft | |
簡稱 | MPG |
---|---|
命名緣由 | 馬克斯·普朗克 |
前身機構 | 威廉皇帝學會[1] |
成立時間 | 1911年[1] |
類型 | 非營利研究機構[1] |
總部 | 德國巴伐利亞邦慕尼黑[1] |
坐標 | 48.14115510°N 11.58207790°E |
主席 | 馬丁·施特拉特曼 |
董事 | 阿道夫·布特南特、奧托·哈恩、漢斯·察赫 |
機關刊物 | 《Senate》[2] |
預算 | €18億(2018年)[2] |
收入 | 2,497,793,785 歐元 (2019年) |
員工數 | 23,767(2018年)[2] |
獎項 | Princess of Asturias Award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
網站 | www |
馬克斯·普朗克的前身是威廉皇帝學會,成立於1911年。在1947年為了紀念前一年過世的前會長,量子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而更名。
協會為一非營利性法人機構,登記在柏林,但中央行政單位是在慕尼黑。主要運作財源由德國聯邦政府科研部及各州政府各出資一半。2004年協會總預算約為12億5千萬歐元。2018年協會總預算為18億歐元。除了各研究所外,尚有國際馬克斯·普朗克研究學院等附屬機構。截止2011年1月1日,馬普下設了80個研究所和研究實驗室,大多數分佈在德國各地,其中,4個研究所和1個研究實驗室建立在德國本土之外[3]。共雇用約12,000名人員,另經常約9,000名訪問學者於此工作。
馬普所的任務是研究基礎科學,分為以下三個領域:生物學和醫學、物理化學技術、人文科學,涵蓋所有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經常緊密與所在地大學合作,但仍為大學外之獨立機構,機構人員不負責大學內部教學工作,並擁用較大學更良好的設備和更充裕的資金,維持其世界級的學術地位。由於不受大學分科的影響,在跨領域研究上特別擅長。
各研究所底下有數個大致上獨立運作的學系和研究組。各由系主任領導,為終身職,在自己的系上有近乎絕對的權力,可自行決定雇用和經費使用,研究任何他感興趣的科學問題。在系主任退休時,該系結束運作。
中央研究院的制度設計參考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將研究領域區分為數理科學組、生命科學組和人文社會科學組三個領域。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下轄超過80個研究所[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