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丁·卡普拉斯(英語:Martin Karplus,1930年3月15日—2024年12月28日),是一位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猶太裔美國理論化學家和攝影家,擁有奧、美雙重國籍[1]。1979年開始擔任哈佛大學的西奧多·威廉·理查茲(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化學教授。1995 年開始擔任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超分子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教授。 [4][5]
此人物於近期逝世。 |
卡普拉斯與邁可·列維特、阿里耶·瓦舍爾,因為「複雜化學系統創造了多尺度模型」,共同獲得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6][7]
1950年取得哈佛大學的學士學位,1953年獲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師從萊納斯·鮑林。1953年至1955年,在牛津大學查爾斯·庫爾森(Charles Coulson)教授的指導下進行博士後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是核磁共振譜學、化學動態學、量子化學和生物大分子的分子動力學模擬。提出了有關耦合常數和二面角之間關係的卡普拉斯方程(Karplus equati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