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來西亞印度人(馬來語:Orang India Malaysia,坦米爾語:மலேசிய இந்தியர்கள்),也稱印裔馬來西亞人,是馬來西亞的本地民族之一。
馬來西亞印度裔大多是在英屬馬來亞時期從印度移居馬來半島,這可能是印度人第一波往東南亞遷徙的時期──阿育王對卡林加的南征和之後沙摩陀羅·笈多對東南亞各地的入侵,勢力遠及爪哇和馬來半島──從此開始,有印度人移居於此。如今,本土印度人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族群,人口規模在馬來人和馬來西亞華人之後。
馬來西亞印度人約占馬來西亞人口的7%,總人口約200萬。印度裔有大量專業人士,尤其在醫學領域表現卓著,超越其人口比例。根據1984年調查,印度裔醫療專業人員占國家人口的38%。[4]儘管如此,印度裔在馬來西亞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貧窮人口。[5]
馬來西亞印度人大多是1786年至1824年海峽殖民時期,英國征服檳城,馬六甲和新加坡,逐步引入印度勞工,當中包括商人,警察,園丘工人和殖民士兵。除此之外,還有大部分印度人因熟練英語,移民到英國殖民地工作。
於19世紀和20世紀初,凱加耐工頭為了招募廉價勞工開拓園丘,大量引進印度人。[6]凱加耐工頭制度於20世紀初廢除後,有些印度人還自費進來馬來亞。這些移民工人主要是坦米爾人(約80%),其次是泰盧固人,馬拉亞利人以及來自印度北部的其他族群。[7]移民工人主要是成年男性,家人留在印度和斯里蘭卡。
隨着移民流入,獨立前的馬來亞和新加坡的印度人口大幅增加。早在1901年,海峽殖民地和馬來聯邦的印度人口約為12萬人。到1931年,馬來亞和新加坡有64萬印度人,當年在雪蘭莪州的印度人數甚至超過馬來人。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印度男女作為印度國民軍的一部分前往緬甸而估計成千上萬人戰亡。結果至1957年,印度人口只增至82萬人。印度移民是國家在獨立之前人口增長的一個主要因素,但隨着英國政府機構和公司撤離,公務員和種植業白領階層也離開,印度人口出現負成長。之後就像馬來西亞華人一樣,除了出生率降低,一部分人為了尋求更好的教育和經濟機會前往新加坡,澳大利亞和英國等國家,導致印度人占馬來西亞人口的比例繼續下降。 目前在馬來西亞的印度人約占馬來西亞總人口的7%(約200萬人),在新加坡約占9%(45萬人)。
從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也有少數印度人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從事各行各業,包括建築工程,餐館,科技,教學和金融。許多印度人在新加坡永久居住,占新加坡人口的近四分之一。非熟練勞動工人主要在印度餐館工作。 來自印度次大陸的外國人也與當地印度人結成配偶。
州屬 | 人口 | |||
---|---|---|---|---|
2010[8] | 2015[1] | |||
柔佛 | 217,058 | 7.1% | 230,700 | 7.0% |
吉打 | 136,482 | 7.3% | 143,200 | 7.2% |
吉蘭丹 | 3,849 | 0.3% | 4,800 | 0.3% |
馬六甲 | 49,037 | 6.2% | 51,400 | 6.2% |
森美蘭 | 146,214 | 15.2% | 154,000 | 14.9% |
彭亨 | 63,065 | 4.4% | 66,300 | 4.3% |
霹靂 | 281,688 | 12.3% | 293,300 | 12.2% |
檳城 | 153,472 | 10.4% | 166,000 | 10.6% |
玻璃市 | 2,745 | 1.2% | 3,100 | 1.3% |
沙巴 | 7,453 | 0.3% | 12,200 | 0.5% |
砂拉越 | 7,411 | 0.3% | 7,900 | 0.3% |
雪蘭莪 | 679,130 | 13.5% | 712,000 | 13.2% |
登嘉樓 | 2,397 | 0.2% | 3,000 | 0.3% |
吉隆坡 | 156,316 | 10.3% | 163,000 | 10.1% |
納閩 | 641 | 0.9% | 800 | 0.9% |
布城 | 869 | 1.5% | 900 | 1.0% |
馬來西亞印度人使用馬來語、英語,及其他印度語言,下表為截止2016年,馬來西亞印度人的民族、語言組成。[3]
民族 | 總人口 | 比例 |
坦米爾語 | 983,215 | 45.4% |
英語 | 889,914 | 41% |
泰盧固語 | 148,236 | 6.8% |
馬拉雅拉姆語 | 113,901 | 5.3% |
旁遮普 | 25,683 | 1.2% |
印地語 | 7,000 | 0.3% |
馬來西亞印度人的經濟狀況不同,財富分配不均衡。雖然許多馬來西亞印度裔屬於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但也有大批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專業人士。在馬來西亞的醫療和法律領域中有許多印度裔,馬來西亞大部分英語教師也由印度裔擔任。傳統上,法律和醫學一直是印度裔的首選職業,儘管越來越多的年輕馬來西亞印度人正在嘗試進入其他領域,如工程,金融和創業。 Ananda Krishnan 和安東尼·弗朗西斯·費南德斯是馬來西亞著名的印度裔富豪。淡米爾小學由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資助,使用坦米爾語作為教學語言,而馬來語和英語則為強制性教學科目。
馬來西亞印度國民大會黨(MIC)是馬來西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印度政黨,也是國民陣線的主要成員之一。
希望聯盟的成員公正黨(PKR)和民主行動黨(DAP)為多元種族政黨,擁有印度黨員,在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中,有16名印度人當選下議院議員,創史上最多印度人入選議會的記錄。[9]希盟執政期間,馬來西亞印度社群曾有4名部長和1名副部長。[10][11]
興權會(Hindraf)成立於2007年,旨在解決對馬來西亞印度人的種族歧視,同年在吉隆坡舉行大規模的反政府集會後被禁止,目前是希望聯盟的盟友。[12]
Astro衛星電視提供幾台淡米爾電視頻道。Astro Vaanavil和馬來西亞國有電視頻道RTM TV2都有淡米爾語的節目播出。印度傳媒在馬來西亞的頻道包含Sun TV、Jaya TV和ChuttiTV。Thanga Thirai為淡米爾電影頻道,馬來西亞印度社區是淡米爾電影業淡米爾電影業(可萊塢)取景的重要市場。馬來西亞印度人也為馬來西亞主流娛樂業做出了貢獻。印度淡米爾古典舞蹈婆羅多舞是淡米爾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在馬來西亞很受歡迎。Ramli Ibrahim和Mavin Khoo是兩位非印度裔馬來西亞人,他們兩位是世界知名的印度古典舞蹈婆羅多舞表演者。
印度文化對馬來西亞料理有深遠影響。對馬來西亞的傳統料理的馬來菜產生了強烈的影響,使咖哩在馬來西亞受到歡迎。印度料理餐館受到來自各種族文化和宗教背景的馬來西亞人好評。印度餐館已經成為馬來西亞人生活中的重要一環,也是觀看電視足球賽現場轉播的首選場所。
其中嘛嘛檔為印裔淡米爾裔穆斯林所經營的餐館。印度煎餅、扁擔飯、美極炒麵和鮮魚印式沙拉是馬來西亞獨有的印度料理。扁擔飯為淡米爾裔穆斯林餐館的獨特料理,其做法不外傳。由於馬來西亞印度人大多為來自南印度的坦米爾人,馬來西亞的印度菜主要為南印度料理,而不像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印度菜傾向於北印度料理。然而一些北印度料理的菜餚如印度烤雞和饢在馬來西亞的印度餐館也很常見。在馬來西亞印度坦米爾裔家庭 ,阿榜糕為最常食用的早餐菜餚。印度餐館販售的羊肉(山羊肉)手抓蕉葉飯是非常受歡迎的,以羊肉作為主菜,並佐以各種(咖哩濃汁)醬料和蔬菜。
檳州穆斯林聯盟主席拿督納茲慕丁在致詞時指出,印裔穆斯林自1994年起便可申請成為土著,但近年來,許多申請卻遭遇障礙。據統計,全國現有約110萬名印裔穆斯林。[14]
主要由坦米爾人組成的馬來西亞印度裔社群主要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和佛教在公元前二世紀從印度次大陸傳播到馬來半島,出現了受印度文化影響的王國古吉打、三佛齊和朱羅王朝。早期的印度人通過婚姻和馬來世界的馬來人結合。後來印度教勢力衰弱消失,逐漸被伊斯蘭教所取代。印度教為最多坦米爾人信仰的宗教,由印度和斯里蘭卡移居馬來西亞的坦米爾人大部分信仰印度教。錫克教主要由旁遮普人所信仰。基督宗教由少數坦米爾人信仰。在馬來西亞,絕大多數印度裔基督徒屬於天主教、聖公會、衛理會、路德會和福音派。馬來人與坦米爾人的貿易早於伊斯蘭教創立時期(公元570-632年),或伊斯蘭教創立時期。印度尼西亞人和馬來人最初通過古吉拉特商人接觸到伊斯蘭教,並由藉由阿拉伯商人進一步發展。印度裔穆斯林社群大多數融入同樣信仰伊斯蘭教的馬來人社群中。印裔穆斯林和馬來人社群之間的同化和通婚比率相當高。在馬來西亞,坦米爾穆斯林經常被稱為「嘛嘛(馬來語:Mamak)」,而馬拉雅拉姆穆斯林被稱為「卡卡」或「馬拉巴爾人」。
馬來西亞最大的印度節日之一是大寶森節,時間為淡米爾曆的「泰月」(第十個月)滿月時舉行,時間在公曆的一月或二月。在喬治市、怡保和吉隆坡的印度寺廟中以盛大的活動慶祝三天。排燈節,俗稱「光明節」,是印度裔社群所慶祝的另一個重要的印度教節日。馬來西亞印度基督徒慶祝基督宗教節日包含複活節、聖誕節和諸聖節(主要由公教基督徒慶祝)。印度穆斯林則會過齋戒月、開齋節和古爾邦節。
現代馬來西亞文化以及傳統的馬來文化都可以看到印度文化的影響力。 印度文化的傳播通過以下例子來證明:
在澳大利亞的海外領土聖誕島有來自馬來西亞的印度裔移民社群,他們通常歸類為印度裔澳大利亞人,並和同樣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和馬來人及歐裔澳大利亞人聚居在一起。[15][16][17]
雖然馬來西亞印度人的平均收入超過馬來西亞人的平均收入,但仍有大部分貧困人口,其中40%的印度裔據稱仍然處於所得最低層。[18]儘管其貧困人口有所需求,也不得享有為土著保留的特權和扶佐計劃。印度社會所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由於伊斯蘭教日益提升,印度人和馬來人之間發生的宗教衝突,例如2001年的甘榜棉蘭騷亂,[19]以及2007年興權會對種族歧視和寺廟拆除的集體抗議活動。[20][21]這些因素一部分導致許多高技能的馬來西亞印度人移居海外,2017年的調查發現42%完成中學或大學教育的印度裔想要移民。[2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