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秒激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飛秒雷射(femtosecond laser)是指時域脈衝寬度在飛秒(10-15秒)量級的激光,在時間解析度上屬於超快雷射(ultra-fast laser)。
有別於連續波雷射(CW Laser),飛秒雷射屬於脈衝雷射(pulsed laser),由於此類型的雷射並非只涵蓋單一波長的雷射光,因次會使用中心波長來描述它的雷射光頻率。飛秒脈衝雷射通常利用鎖模技術來實現,其中最常用的增益介質(gain medium)為譜線很寬的鈦寶石晶體,例如:鈦藍寶石雷射(Ti-sapphire laser)[1]。
應用
飛秒激光可以用在聚合物精密加工、醫學成像及微創外科醫療上。在眼科治療方面,LASIK雷射視力矯正手術利用飛秒激光切割角膜瓣;輔助白內障手術(FLACS)透過飛秒激光進行晶狀體前囊膜環形切開及預劈核步驟,顯著提升手術精準度。。
固態物理的研究上,透過飛秒雷射激發探測技術(pump-probe technique),結合時間解析光譜(time-resolved spectroscopy)觀測晶體被激發後數皮秒內能量轉移過程,另外亦可以分析其繞射或者螢光光譜圖。
參考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