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伊尼基(英語:Hurricane Iniki[注 1])於1992年9月5日形成,是有紀錄以來吹襲夏威夷州的最強颶風[2]。1990至1995年間,受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太平洋的熱帶天氣活動非常活躍,伊尼基便是在此期間形成,是1992年太平洋颶風季的11個中太平洋熱帶氣旋之一。9月8日,氣旋達到熱帶風暴強度,次日又進一步強化成颶風。伊尼基轉向北上,於9月11日以最高強度吹襲考艾島,其風速達到每小時230公里,已屬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四級颶風標準,不但是1982年的颶風伊娃過後首場襲擊夏威夷州的颶風,還是1959年的颶風多特之後首場吹襲該州的大型颶風。9月13日,伊尼基在夏威夷州和阿拉斯加州之間的中途海域消散。
氣旋共造成6人死亡,經濟損失約有18億美元(1992年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39.1億美元),是美國歷史上造成破壞最嚴重的颶風之一,也是有紀錄以來東太平洋造成破壞最大的颶風之一。伊尼基來襲數周前,颶風安德魯剛剛襲擊佛羅里達州,創下單場熱帶氣旋損失數額的新紀錄。
中太平洋颶風中心未能提前24小時發出任何熱帶氣旋警告或觀察預警,但考慮到缺乏預警,風暴的致死人數並不多。考艾島受災程度最重,有1400餘套房屋被毀,另有5000餘套嚴重受損。氣旋的風眼雖未直接從歐胡島上空經過,但該島仍因狂風和風暴潮遭受中等程度破壞。
氣象歷史
颶風伊尼基的確切源頭尚無定論,但很可能是源於8月18日離開非洲西海岸的一股東風波。由於外界環境不利,系統在行經大西洋期間沒有得到發展,於8月28日穿越中美洲進入太平洋。東風波繼續快速西進,組織結構依然雜亂無章。系統行經海域環境漸趨有利,對流逐漸向中心聚攏,東風波於9月5日在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的卡波聖盧卡斯(Cabo San Lucas)西南方向約2700公里洋面、夏威夷州希洛東南偏東方向約2500公里海域發展成第十八E號熱帶低氣壓。[2]氣旋的雷暴活動起初並未呈現朝中心聚攏的趨勢,氣象機構因此估計系統的最高強度也只能達到熱帶風暴的最低標準[3]。低氣壓繼續快速向西前進,直到9月8日移動速度放緩時強度才有顯著提高,達到熱帶風暴標準[2]。
氣旋坐落在副熱帶高壓脊的南部邊緣並繼續向西移動,同時因中太平洋環境異常有利而增強,於9月9日在希洛東南偏南方向約760公里海域達到颶風強度。受逐漸逼近的上層低壓槽影響,通常情況下會阻擋颶風接近夏威夷群島的副熱帶高壓脊有所減弱,伊尼基因此轉向西北。在非常有利的上層外流和行經洋面水溫較高的共同影響下,風暴穩步強化,於9月10日在群島西南偏南方向達到大型颶風標準。[2]
颶風轉向北上並繼續增強,於9月11日在考艾島坡伊普(Poipu)西南偏南方向約270公里海域達到風力時速230公里的最高強度,已屬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四級颶風標準。伊尼基仍在快速向東北偏北進發,於這天早上以最高強度從考艾島中南部登陸。美國國家氣象局報稱颶風產生的陣風時速達280公里。美國海軍位於馬哈卡脊(Makaha Ridge)的雷達站測得氣旋風速高達每小時365公里,比其它任何氣象機構的讀數都要高。據《檀香山廣告報》(The Honolulu Advertiser)報道,該數據是由數字氣象站測出,當時使用的風速計剛剛達到此讀數後馬上就被狂風颳落。經過考艾島後,伊尼基加速向東北偏北前進並迅速減弱,於9月13日在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中途海域附近被冷鋒吸收並失去熱帶天氣系統特徵,轉變成溫帶氣旋。[2]
防災措施
中太平洋颶風中心未能在颶風逼近前及時發布熱帶氣旋警告或觀察預警。該機構同多家新聞媒體在風暴來襲前數天裡一直預測伊尼基會維持在群島以南較遠海域,群島所受影響僅限於部分地區出現強烈潮汐。部分國際計算機標準預報模型的預測結果表明颶風有可能轉向北上,威脅人口眾多的夏威夷島嶼,但沒有引起中太平洋颶風中心氣象專家的重視。直到9月11日清晨時,中太平洋颶風中心仍然堅持認為氣旋只會在群島以南較遠洋面經過。颶風登陸前不到24小時,中太平洋颶風中心才發布特別公告,公眾直到這時才首度接獲警告,得知有大型颶風來襲。[4]
9月11日早上,考艾島接獲颶風觀察預警,並於數小時後升級成颶風警告[2]。約8000人在風暴來襲前躲進避難所,其中許多都還記得10年前颶風伊娃襲擊的情景[5]。由於多所學校均已停課,人員疏散期間的交通壓力並不大,到上午時街道就已空無一人。島上的兩間主要酒店沒有將遊客送往公共避難所,而是在風暴來襲期間要求住客留在室內。[5]以草裙舞和衝浪聞名的威基基海灘也在颶風威脅下被迫關閉[1]。
許多人趕往商店購買食品、電池、蠟燭、膠帶等應急物資,多家酒店用沙袋保護樓房,住戶則用浴缸儲水[1]。生活在低洼地區的居民離開家園,珍珠港的海軍艦船駛往海上躲避,歐胡島巴伯斯角海軍航空基地的軍機飛回美國本土基地[1]。人們用公立學校建築充當避難所,但這裡只是躲避場所,並沒有提供食品、嬰兒床、毛毯、藥品或其它應急物品。全島約有三分之一的居民撤離,剩下的人大部分前去親朋好友家中躲避。疏散過程從容易受災的沿海地區開始,整體井然有序。中型及大型客車向有需要的人提供緊急運輸服務,部分車流擁擠的路口有警察值班。人員撤離過程中存在的兩點主要問題分別是避難場所缺少停車場,同時海岸沿線的出口線路不足。[5]
影響
颶風伊尼基是有紀錄以來對夏威夷州破壞最嚴重的颶風,損失數額高達18億美元(1992年美元)[16]。風暴的破壞範圍以考艾島為主,島上數以千計的民房受損,大範圍地區停電,歐胡島也受到顯著破壞。此外,氣旋還致使6人喪生。[2]
颶風一度逼近位於檀香山的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考慮到颶風安德魯重創佛羅里達州期間曾襲擊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颱風奧馬爾吹襲關島時,美國國家氣象局駐當地辦事處也未能倖免,如果伊尼基再襲擊中太平洋颶風中心,那麼美國國家氣象局負責發布熱帶氣旋警告的三大機構就都在短短兩個月內受襲。[4]
伊尼基從考艾島中南部登陸,全島都被危險的內層核心覆蓋[2]。登陸期間,颶風產生1.4至1.8米的風暴潮,部分海岸的潮水有5.5米高。此外,考艾島南部海岸受高達10.5米的狂浪衝擊達數小時之久,導致從原海岸線到內陸超過250米的沿海區域堆滿各種垃圾。風暴快速從島上經過,所以產生的降雨量並不高。[5]
颶風在日間登陸,同時便攜式攝像機在當地已有普及,因此考艾島上許多居民都錄下了風暴產生破壞的過程。這些片段之後還成為紀錄片素材,片長接近1小時。[17]此外,島上的航空服務全部中斷[18]。
狂風在島上引起大範圍破壞,有1421套房屋被毀,63套被風暴潮或大浪沖走。共有5152戶民宅嚴重受損,還有7178套受到輕度損傷。[2]南海岸附近的多家酒店和共管公寓也受到重創,災後只有少數幾家迅速恢復,部分酒店和公寓不得不用數年時間重建。因埃爾維斯·普雷斯利主演的1961年電影《藍色夏威夷》(Blue Hawaii)聞名的可可棕櫚度假酒店之後再也沒有開張營業[19]。島上各地都有住宅被毀,導致7000餘人在風暴過後流離失所[20]。
受氣旋產生的狂風影響,考艾島上全長1300公里的配電線纜有35%中斷,另有26.5%的輸電線路電線杆和37%的配電線路電線杆倒塌,全島的供電和電話服務在風暴過後很久都沒能恢復[20]。島上多家電力公司在颶風過去後的4周內僅恢復20%的供電,其它部分地區的停電時間甚至長達3個月。考艾島的農業也受到風暴影響,[2]雖然大部分甘蔗都已收割[20],但尚未收割的莊稼大多嚴重受損。狂風摧毀了包括香蕉和番木瓜在內的多種熱帶作物,還有許多果林受到破壞,甚至被連根拔起[2]。
伊尼基引起的大部分破壞都發生在考艾島。島上1人被瓦礫擊中致死,另有1名女性被倒塌的房屋壓死。海上有1名日本公民因船隻傾覆溺斃。考慮到風暴強度及前期準備時間不足,伊尼基的致死人數很少,這應當歸功於井然有序的防災準備工作。雖然有上百人因氣旋受傷,但其中大部分都發生在風暴過後。[2]
氣旋來襲時,電影人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也在島上,他的電影《侏羅紀公園》在島上的取景攝製工作已進入最後一天。伊尼基經過考艾島期間,他同約130名演員和劇組成員一起在酒店內躲避,沒有人因此受傷。[21]
美國海岸警衛隊位於那威利威利港(Nawiliwili Harbor)的基地受到風暴重創,駐地停放的1條25米長的巡邏快艇嚴重受損。海岸警衛隊迅速組織人道主義應急支隊,在肯尼斯·阿姆斯特朗(Kenneth Armstrong)上尉的統領下向道上居民提供醫療用品、食品、冰塊、飲用水現金補助,還臨時修復了多幢公共建築。在阿姆斯特朗的幫助下,港口還重新通過認證獲得汽油和柴油供應,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島上因大量使用私人發電機引發的嚴重燃油短缺。國防部派出分遣隊執行人稱「花園清掃行動」的大規模救災行動,提供大量帳篷的同時,還開展公共設施維修、道路清理和大型醫療救助。[22][23]
掠過歐胡島期間,颶風產生比正常水平高0.5至0.9米的潮汐[5]。長時間的大浪令該島西南海岸的海灘受到嚴重侵蝕,其中又以巴伯斯角(Barbers Point)到卡伊娜角(Kaena Point)之間災情最重[2]。懷厄奈(Waianae)沿海地區受災最為嚴重,大浪和風暴潮共同影響,一直淹上海濱公寓的2樓[24]。整場風暴一共造成島上兩人喪生[2],財物損失約為數百萬美元[5]。
大島所受影響較小,據報浪高約為3米,風速每小時65公里[21]。科納港有3或4艘帆船被衝到岩石上,另一座港口內還有艘三體帆船沉沒[2]。凱阿拉凱夸灣的納波波海灘有部分沙子流失,之後再也沒有恢復原狀[25]。
位於考艾島西南方向,僅有約300人口的私人小島尼豪島通訊中斷,島上大範圍地區被雨水淹沒[1]。此外,夏威夷群島海域的珊瑚礁及海底環境都受到相當程度破壞[26]。
善後
風暴剛後,許多人都對能在強烈的四級颶風下生還慶幸不已,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島上無法收到任何廣播,並且連接數天都不能通過任何渠道獲得外界信息,這種慶幸也逐漸轉變成憂慮。由於颶風令島上絕大多數地區停電,多個社區舉辦聚會,吃掉冰箱和冰櫃內的食品,避免浪費。多家食品市場允許顧客免費自取所需,但許多考艾島居民堅持要付款。此外,夏威夷各地的許多藝人開展免費演出,在考艾島北海岸擁有住宅的格雷厄姆·納什(Graham Nash)也在其中。[19]
伊尼基過去後,夏威夷雖有發生搶劫,但總體情形非常輕微。數周前在佛羅里達州見識過颶風安德魯之後趨火打劫情形的一支美國陸軍工兵隊對島上治安環境總體良好、暴力事件極少發生的情況深感驚訝。氣旋過去約6周後,考艾島上大部分地區都已恢復供電,島上公立學校的學子則在災害發生兩周後返校學習。考艾島居民仍希望從政府或保險公司獲得財政援助,但過了6個月後,人們逐漸因沒有獲得多少幫助而感到惱怒。[19]軍方迅速行動,向人們提供最迫切的援助,甚至無需當地政府正式提出請求[37]。
事實證明,風暴過後的3個星期里,業餘無線電成為非常實用的工具,來自臨近島嶼及周邊太平洋國家和地區的志願者前來協助救災工作。救災工作展開後的第1個星期里,利胡埃的業餘無線電廣播通訊中有部分表示支持當地政府[24],美國紅十字會同當地工作人員在匆忙之下合作,向考艾島各地災民提供避難所和救災中心[38]。
伊尼基過後的幾個月里,多家保險公司搬離夏威夷州。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州長約翰·懷希三世(John D. Waihee III)於1993年設立颶風救濟基金,向無法投保的夏威夷居民提供幫助。但由於之後多年都沒有颶風來襲,這筆基金一直沒有動用,到了2000年,已有多家保險公司重新在島上開展業務,基金因此取消。[39]
颶風過去後,考艾島上四處遊蕩的野雞數量有戲劇性增長,估計這是因為伊尼基摧毀了許多雞舍,其中一些可能住的是鬥雞[40]。
受風暴造成的重大損失影響,其名稱「伊尼基」因此除名,用於取代的新名稱是「伊奧拉納」(Iolana)[41]。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