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廣東北部的漢語族語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粵北土話,舊稱韶州土話,當地人稱之為虱乸話(粵語耶魯拼音:Sat Na Wa),分布在廣東北部的樂昌、仁化、乳源、曲江、南雄、湞江、武江、連州、連南等縣區,對於粵北土話的歸屬問題至今還沒有一個定論,但與同為歸屬未定的湘南土話較為近似。有學者認為粵北土話是廣西平話的擴展地區;也有學者認為:粵北土話是在宋代贛語的基礎上,混合了客家話、粵語、官話等的混合性方言。
目前使用人數約50-100萬,而語言歸屬也不明。
粵北土話也稱平地瑤話,此處「瑤」應是個文化概念,因為只有50萬使用者被歸為瑤族。[1]:55[2]
李冬香和莊初升(2009)的研究涵蓋了下列地點的韶關土話。[3]
據《廣東省志·方言志》(1986—2005): 韶州土話是粵北各種土話的統稱,包括星子話、豐陽話、西岸話、保安話、阿B話、黃圃話、長來話、北鄉話、昄塘話、藍山話、蓮塘話、連灘話、樓下話、煤田話、虱麻話、長江話等10多種,分布於清遠、韶關兩市的北部,包括連州、連南、樂昌、乳源、曲江、仁化等市縣及韶關市武江區的部分鄉鎮,使用人數約有50萬人。
目前粵北地區主要的語言已經變為粵語、客家話等廣東省內其他語言以及普通話,粵北土話受到嚴重侵蝕,並已退居至一些村鎮之中,形成一個個方言島,是一種瀕危漢語變體,很多操粵北土話的人對內用土話,但對外一般都用客家話或粵語與人交流,目前韶關市區的主流語言是粵語和普通話,鄉村地區則通行客家話,除少數老人家能說過去韶關的「土話」以外,絕大部分的年青人都不會說了。[來源請求]
粵北土話的語音特點大多和湘南土話大致相同,它們應屬同一種方言。
儘管與粵北土話相鄰的勾漏粵語連山話、陽山話部分口音仍將中古全濁讀作濁音,或至少將全清、全濁、次清在音位上三分,中古全濁聲母在粵北土話中已經完全清化,但有多達五種清化方式分佈在粵北土話中。[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