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韋茲萊隱修院(現已升為宗座聖殿,稱韋茲萊的「聖瑪利亞·瑪達肋納聖殿」,法語:Basilique Sainte-Marie-Madeleine de Vézelay)是一座位於法國勃艮第大區約訥省南部韋茲萊的本篤會隱修院。始建於1096年。據稱聖瑪利亞·瑪達肋納就安葬於此。1146年,在教宗的授意下,聖伯爾納鐸在此為參加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的信徒進行了布道。韋茲萊隱修院最著名的地方是其勃艮第羅馬式的雕刻。
韋茲萊隱修院曾為西歐重要的天主教朝聖地,是法國勃艮第地區羅馬式建築的偉大傑作之一,並在1979年10月26日以「韋茲萊教堂和山丘」名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
韋茲萊隱修院的歷史相當複雜,[2]其佇立的土地過去曾是晚期一間羅馬別墅的所在地,當這座別墅落入加洛林王朝的手中後則並移交給了來自魯西永的加洛林伯爵吉拉爾·德·魯西永(Girart de Roussillon)。9 世紀,修道院在指導下進行重建,也成為克呂尼改革後本篤會的附屬機構,此外維澤萊作為通往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的聖雅各之路四條路線的匯合點之一,並吸引教徒到訪於此。
1050 年,韋茲萊隱修院的僧侶開始聲稱發現聖瑪利亞·瑪達肋納的遺物,他們稱這些遺物是由9 世紀的創始聖人巴迪洛或由他派遣的使節從聖地帶來的。不久之後,弗澤萊的一位僧侶宣布在普羅旺斯聖馬克西姆(法語:St-Maximin)的一個地窖中發現了一個空石棺上的墓穴,這被視為聖瑪利亞·瑪達肋納的墳墓,隨後墳墓的遺物被轉移韋茲萊修道院。在中世紀近三百年時間裡與和耶路撒冷、羅馬及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成為天主教信徒的重要朝聖地。[3]
1146年,在教宗和法國國王路易七世的授意下,熙篤會的創始人伯爾納鐸在此為參加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的十字軍進行了佈道,1190年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中,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和英國國王理查一世也是從韋茲萊隱修院出發。[4] 韋茲萊大教堂衰落的開始恰逢於1279 年,人們在普羅旺斯的聖馬克西曼-拉聖博姆發現疑似抹大拉的瑪麗亞的遺骨,這一發現得到了西西里島的安茹王朝卡洛二世的贊助,獲得了教廷的認可,因而削弱了韋茲萊作為歐洲抹大拉聖地的地位,瑪麗亞的聖物也被轉移到了聖馬克西曼拉-桑特博默。[5]
隨著來此朝聖的教徒日趨減少。韋茲萊大教堂在百年戰爭中又受到重創,到了法國大革命時,韋茲萊隱修院更是遭到進一步破壞。直到1834 年,新任命的法國歷史建築委員會成員普羅斯佩·梅里美開始關注早已衰落的隱修院後,在1840年將其列入保護名單才得以有修復的機會,並在1840 年至 1861 年間分幾個階段進行了修復,更換教堂大量早已風化和破壞的雕塑。[6]
1979年10月26日,韋茲萊隱修院以「韋茲萊教堂和山丘」名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編號84號,認為其滿足以下兩個獲選條件:
韋茲萊隱修院為羅馬式建築,該教堂由三大部分組成:西邊的立面前廊設有三扇雕刻精美的大門,南面上講述耶穌的童年,北面則描繪他受難的最後階段,中殿之門(法語:Le portail central)則是最為華麗的區域,龕楣則上雕刻著「最後的審判」,並描繪了對十字軍使命的基督教寓言,充分展現該建築的獨特性。[5]
隱修院東邊是由哥特式風格的耳堂、祭壇以及祭壇周圍迴廊組成。中殿則為典型長方形的廊柱格局,拱廊和柱子上雕刻著聖經寓言故事和宗教場景。當時的建造者特意對窗口的位置進行了設計,使得陽光正好投射到室內所有區域,而投射到中殿地上的九條投射光線,則整齊的排列在大殿中心位置。[7][8][9][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