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波規模(記作,英語:Surface wave magnitude),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稱面波震級,是一種地震度量,用於地震學中描述地震的大小。表面波規模是根據測量主要傳播於地球表層的雷利波(Rayleigh wave)而制定,曾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分類地震的國家標準(GB 17740-1999)。[1]
表面波規模最初發展於1950年代,由發展芮氏規模的研究者發展,目的在於提高大地震的解析能力。[2]在那時候記錄的地震規模,通常是用芮氏規模。
定義
A表示表面波中最大質點位移(兩個水平位移的向量和),單位為微米,T表示對應的週期,單位為秒,Δ表示震中距,單位為度,以及
根據GB 17740-1999,兩個水平位移必須是在相同時間或八分之一個週期內測量,如果兩個位移有不同的週期,必須使用加權總合
AN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移,單位為微米,AE表示東西方向的位移,單位為微米,TN表示對應AN的週期,單位為秒,TE表示對應AE的週期,單位為秒。
其他研究
Vladimír Tobyáš與Reinhard Mittag提出了表面波規模與芮氏規模間的關係:[4]
其他方程式則有陳俊傑提出的三個修訂的公式:[5]
以及
參見
註釋與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