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面子(日語:めんこ,漢字寫作「面子」),是日本的傳統玩具。面子的意思是「小的臉或面具」。[1]面子也用來指稱使用該種玩具的遊戲。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12月30日) |
面子的材質有泥(陶)、鉛、紙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紙板的面子(「紙面子」),是用厚紙板製成的方形或者圓形,通常正面印有肖像或者圖案。面子也是一種收藏對象。面子在日本的兒童零食店有售,但也有使用牛奶瓶蓋等代替的情況。面子在日本昭和時期曾經風靡一時。
面子的起源可以上溯至平安時代,據史料所載當時有一種名為「意錢」的遊戲。這種遊戲可能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可以使用貝殼、堅果、石子,沒有固定玩具。[2]:65
江戶時代有一種叫做「穴一」的遊戲。穴一源自平安時代,最初是貴族的遊戲,玩法是投擲銅錢。江戶時代穴一普及到一般的兒童群體,因為幕府禁止賭博,而以其他道具代用。天保年間(1830-1844年),泥面(將泥土用模具成型燒制的小面具)作為穴一的玩具流行開來,直到明治時代一直是主流。而明治時代這種遊戲已經被稱為「面子」。[3][2]:15,35,38
泥面最初的樣式是面具,但後來也有多種圖案,例如人氣俳優的家紋、江戶各救火隊的「纏」(類似旗幟的標誌物)、相撲力士、戲劇、地口(幽默諺語)、江戶地名、英雄、文字、鳥居等。[4]
泥面子也稱作土面子,直徑約2至5厘米,厚約5毫米。[3]明治時代泥面子被鉛面子取代,目前只在某些地區作為鄉土玩具、寺廟和神社的紀念品等存在。
鉛面子在明治10年代迅速普及開來。[2]:71其尺寸大約是直徑2到5厘米,厚1毫米。製法為將鉛放在鐵製模具,錘打成型。鉛面子常有鎧甲、頭盔等造型,也有彩色的紋樣[4],不見於泥面子。[3]
江戶時代以來有一種叫做「ガラガラ煎餅」的食玩,煎餅里有一個泥面,吃完後可取出遊玩,最初玩法如打彈子。這種煎餅里附帶的泥面被鉛制的小面具取代。最初的玩法也是打彈子,但隨後出現了適合其金屬質地和厚度的玩法「起こし」即將對方的面子擊打使其翻轉,已經類似於後來的紙面子的玩法。[2]:55,56[3]
1900年(明治33年)大阪發生了鉛中毒事件,因而鉛面子也被冷落,據研究,大概20年之後銷聲匿跡。[2]:71
鉛面子受到冷遇之後紙面子取而代之,興起於明治中期[3]。最初是兒童將繪畫用紙摺疊做成紙面子,此後產生了商品化的紙板制面子。因其材質廉價,導致了爆發性的普及,大量從業者加入了這一產業。明治20年代,印刷技術革新使得廉價的印刷工藝普及,使得「面子畫」(めんこ絵)的精美程度提高。[2]:75昭和30年代學校的給食中,瓶裝牛奶代替了脫脂奶粉奶。因為兒童玩面子時常以面子做賭注,勝者取走敗者的面子[註 1][5]:141,142,因此學校會以禁止賭博為由禁止面子,此時兒童會用牛奶瓶蓋(每天可以得到一枚)代替面子來玩。
紙面子上的圖片會使用當時流行的事物。早期曾經流行相撲力士、棒球選手的面子,此後怪獸、怪人、機器人、英雄題材的面子成為主流。有的面子因為未得到版權授權,而在有名的角色上加以修改。
2000年以來《怪物獵人》主題的面子較為流行。
面子的背面以無印刷或者單色印刷為主。背面的印刷有石頭剪子布圖案、撲克牌、武器等,可以用來進行其他規則的遊戲。
最典型的玩法是(めんこ絵)。規則如下:
擺在地面的面子數量依玩法也有不同,有的是1人放置1枚,也有參加者每人都要放置1枚乃至2枚的玩法。
因為勝者可以贏取敗者的面子,在一方持有稀缺的面子時,也有使用明顯不公平的規則進行遊戲的情況。
可以像一般的卡牌遊戲一樣玩。也有其他的物理性的玩法。
面子射擊是一種特殊的玩法:將直徑6cm的圓形面子以長38cm的橡皮筋槍發射出去,目標是擊中5米遠處的直徑18厘米的紙標靶。面子射擊(メンコ射撃)經過商標註冊,在新潟縣有國際面子射擊場。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