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非洲聯盟倡導下的經濟發展計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英語:New Partnership for Africa's Development,縮寫 NEPAD),是非洲聯盟倡導下的經濟發展計劃。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於2001年7月在贊比亞盧薩卡舉行的非洲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第三十七屆大會上獲得通過。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是一個為加快非洲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與一體化總體構想和政策的框架計劃。
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是非洲經濟復興的兩個計劃的合併:一個是由南非前總統塔博·姆貝基,尼日利亞前總統奧盧塞貢·奧巴桑喬和阿爾及利亞總統阿卜杜拉齊茲·布特弗利卡共同倡議非洲復興計劃中的千年夥伴關係,;另外一個是塞內加爾總統阿卜杜拉耶·瓦德(Abdoulaye Wade)制定的歐米茄非洲計劃。在2001年3月,利比亞蘇爾特舉行的首腦會議上,非洲統一組織(非統組織)同意將千年夥伴關係(MAP)和歐米茄非洲計劃(OMEGA)合併。[1]
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UNECA)基於這些計劃和此前2000年9月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通過的關於非洲的決議,制定了「非洲復興協定」,並向非洲部長會議提交了合併文件。[2]
2001年7月,非統組織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贊比亞盧薩卡舉行,以新非洲倡議(NAI)的名義通過了該文件。八國集團國家領導人於2001年7月20日批准了該計劃。其他國際發展夥伴,包括歐盟、中國和日本也發表了公開聲明,表示他們對該計劃的支持。該項目的最高領導機構國家元首特設委員會(HSGIC)最終確定了政策框架,並於2001年10月23日將其命名為「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現已成為非洲聯盟(非盟)的一個計劃,非洲聯盟已取代了非洲統一組織。 2002年,它的秘書處設在南非,以協調和執行其方案。
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四個主要目標是:消除貧困,促進可持續增長與發展,使非洲融入世界經濟並儘快賦予婦女權力。它基於致力於良政,民主,人權和解決衝突的基本原則;並確認維持這些標準是創造有利於投資和長期經濟增長的環境基礎。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尋求吸引更多的投資,資本流動和資金,提供非洲擁有的發展框架,作為區域和國際各級夥伴關係的基礎。
2002年7月,德班非盟首腦會議以《民主,政治,經濟與合作的政府宣言》作為對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補充。根據《宣言》,參加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國家「相信公正,誠實,透明,負責和參與性的政府和正直的公共生活領域」。因此,他們「承諾以新的決心執行工作」,其中包括法治;法律面前所有公民的平等;個人和集體自由;參加自由,可信和民主的政治進程的權利;堅持三權分立,包括保護司法獨立和議會效力。
《民主,政治,經濟與合作的政府宣言》還承諾與會國家建立非洲國家同儕審查機制(ARP),以促進遵守和兌現其承諾。德班首腦會議通過了一份文件,規定了同儕評審的階段以及運作原則; 2003年3月在阿布賈舉行的一次會議上通過了進一步的核心文件,其中包括一份由希望進行同行審查的政府簽署的諒解備忘錄。
自從建立以來,由於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在非洲聯盟計劃中的地位一直存在某種緊張關係,因為它的起源不在非洲聯盟框架之內,而且南非繼續發揮主導作用,這體現在秘書處設在南非米德蘭德(Midrand)。
連續舉行的非盟首腦會議和國家元首特設委員會會議建議將新夥伴關係進一步納入非盟的結構和程序。 2007年3月,在阿爾及利亞舉行了一次關於「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頭腦風暴會議」,屆時,一個國家元首特設委員會討論了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未來及其與非盟的關係。委員會再次建議將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與非盟更全面地整合。[3]2008年4月,由五位國家元首組成的審查峰會在南非舉行,首腦會議是負責審議實施新夥伴關係的進展並向將於2008年7月在埃及舉行的下一屆非盟峰會匯報。[4]
國家元首特設委員會(HSGIC) 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秘書處向其匯報的國家元首特設委員會(HSGIC)包括非洲聯盟每個地區的三個國家,前總統奧巴桑喬(尼日利亞)當選為主席,布特弗利卡(阿爾及利亞)和韋德總統(塞內加爾)為副主席。 國家元首特設委員會每年召開幾次會議,並向非盟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報告。
還有一個由20個非盟成員國組成的指導委員會,負責監督政策、計劃和項目的制定,該委員會向國家元首特設委員會報告。
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秘書處(現為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規劃和協調機構)設在南非米德蘭。第一任首席執行官是南非的Wiseman Nkuhlu(2001-2005年),第二任首席執行官是莫桑比克的Firmino Mucavele(2005-2008年)。 2009年4月1日,易卜拉欣·哈桑·瑪納基(Ibrahim Hassane Mayaki)出任第三任首席執行官。[5]
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秘書處本身不負責執行發展計劃,但與非洲區域經濟共同體(非洲聯盟的組成部分)合作。[6]新夥伴關係秘書處的作用是協調和調動資源之一。非洲許多個別國家也建立了國家新夥伴關係機構,負責與有關經濟改革和發展計劃的大陸倡議保持聯絡。
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八個優先領域是:政治、經濟和公司治理、農業、基礎設施、教育、健康、科學和技術、市場准入和旅遊,以及環境。
在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成立的最初幾年,其主要任務是推廣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主要原則,以及為每個部門優先事項制定行動計劃。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還努力與包括世界銀行、八國集團、歐洲委員會、歐洲經委會等在內的國際發展金融機構以及私營部門發展夥伴關係。[7]
在此初始階段之後,制定了更具體的項目,包括:
最新進展
目前的最新的進展是在婦女發展,農業發展,基礎設施方面有一定的進步。婦女方面,在小微金融,信息技術培訓,女性營養方面有38個國家1百多萬婦女直接受益;在農業發展方面,成員國每年農業投入不低於7%, 在基礎設施方面,新建道路16,066公里,新建輸電線路3,506公里。
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最初受到非洲許多民間社會的質疑,因為它們參照了經濟發展的失敗的「華盛頓共識」模式。 2002年7月,大約40個非洲社會運動,工會,青年和婦女組織,非政府組織,宗教組織和其他組織的成員贊同關於《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非洲民間社會宣言》;非洲學者和激進知識分子在2002年《關於非洲發展挑戰的阿克拉宣言》中也採取了類似的敵對態度。[9]
這種拒絕的部分問題在於,採用新夥伴關係的過程沒有足夠的參與性,公民社會幾乎完全被排除在採用該過程的討論之外。
最近,新夥伴關係也受到一些最初支持者的批評,其中包括塞內加爾總統阿卜杜拉耶·瓦德(Abdoulaye Wade),後者指責新夥伴關係浪費數億美元,卻一無所獲。[10]與許多其他政府間機構一樣,新夥伴關係的決策速度緩慢,而且資源相對匱乏,執行框架往往很麻煩。關於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秘書處日常活動的信息極為匱乏,該網站信息披露不及時,對其計劃發展無濟於事。
但是,該計劃也從最初非常關鍵的人那裡獲得了一定的接受,並且總體上,隨着計劃的確立和計劃的具體化,其地位也不再受到爭議。儘管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認可的基本宏觀經濟原則仍然存在爭議,但促進非洲國家之間更大區域一體化和貿易的目標仍受到許多人的歡迎。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