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菌體短小呈逗點狀,有單鞭毛、菌毛,部分有莢膜。共分為200多個血清群[1]。其中O1群和O139群一部分菌株由於能夠產生霍亂毒素可引起霍亂[1][2]。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微生物學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24年10月13日) |
分型
霍亂弧菌共分為200多個血清群[1],O1群根據表型和遺傳差異可進一步分為兩種生物型:古典經典型和El Tor型[3],根據O抗原(脂多糖)差異,O1群也可分為小川型(異型)、稻野型(原型)和彥島型(中間型)[1]。其餘統稱為非O1/O139群霍亂弧菌,由於缺乏霍亂毒素,非O1/O139群霍亂弧菌不引起霍亂,但可引起腸胃炎小型流行爆發和食物中毒。[4]
分離和命名
1854年,意大利科學家菲利波·帕西尼最早分離出了霍亂弧菌,但並未廣泛知曉;1883年,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再度發現霍亂弧菌,並廣為人知[5][6]。1965/66年,國際命名組織(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Nomenclature)才最終更正,將霍亂弧菌命名為「帕西尼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 Pacini )」[5][6]。
傳播途徑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