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雷蒙·克洛德·費迪南·阿隆(法語:Raymond Claude Ferdinand Aron,法語發音:[ʁɛmɔ̃ klod fɛʁdinɑ̃ aʁɔ̃];1905年3月14日—1983年10月17日),亦譯為雷蒙·阿宏、雷蒙·艾宏、雷蒙·亞宏,是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政治學家。其以批判法國左派思想家薩特聞名。代表作為《知識分子的鴉片》。
阿隆為一名猶太律師之子,1930年獲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哲學史博士,1940年在為圖盧茲大學教授了數周社會哲學課後,加入法國空軍,為逃離納粹而流亡倫敦加入自由法國,為他們撰寫刊物,戰爭結束後任教於巴黎政治學院和國家行政學院,1953年,他結識了在索邦大學任教的年輕美國哲學家艾倫·布魯姆,1955年至1968年任教於索邦大學,1970年起任教法蘭西公學院和社會科學高等學院。1983年,獲得荷蘭伊拉斯謨獎。 阿隆終其一生都在當撰稿人,他1947年開始給費加羅報寫專欄,30年後,他改給《快報》寫專欄,一直堅持到過世為止。
阿隆主張「極端溫和的自由主義」,包括混合經濟[6] 。在柏林,阿倫目睹了納粹黨的崛起,並對所有極權制度產生了厭惡。1938年,他參加了巴黎探討新自由主義(此處指社會自由主義)的沃爾特·李普曼座談會。1950年代,他對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觀感很差,把奧地利學派對私有財產之痴迷稱為「反過來的馬克思主義」。[7]
阿隆研究卡爾·馬克思和卡爾·馮·克勞塞維茨的著作。在《和平與戰爭》中,他提出了國際關係理論。他認為,馬克斯·韋伯關於「國家即壟斷合法武力權」的主張不適用於國家之間的關係。
在1950年代的研究國際關係時,阿倫假設,儘管出現了核武器,但各國仍需要常規軍事力量,因使用核武器乃禁忌。[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