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哈利豪森(英語:Ray Harryhausen,1920年6月29日—2013年5月7日),美國電影界特效先驅、定格動畫大師。 事实速览 雷·哈利豪森, 出生 ...雷·哈利豪森雷·哈利豪森(2007年5月)出生雷蒙德·弗雷德里克·哈利豪森英語:Raymond Frederick Harryhausen(1920-06-29)1920年6月29日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逝世2013年5月7日(2013歲—05—07)(92歲) 英國倫敦國籍 美國職業定格動畫模型動畫大師活躍時期1939年-1980年;2002年配偶Diana Livingstone Bruce(1963年-2013年) 受影響於 Willis H. O'Brien 影響於 Dennis Muren、蒂姆·伯頓、詹姆斯·卡梅隆、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川尻善昭、薩姆·萊米、Joe Dante、斯坦·溫斯頓、Kevin Yagher、弗蘭克·達拉邦特、吉爾摩·德爾·托羅、John Landis、特里·吉列姆、Rick Baker、彼得·傑克遜、Ivan Reitman、喬·約翰斯頓、約翰·拉塞特、尼克·帕克、讓-皮埃爾·熱內、喬治·盧卡斯、Henry Selick、Rob Bottin、The Chiodo Brothers 关闭 生平 1920年6月29日,雷·哈利豪森生於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一個德國裔家庭。 1933年,受電影《金剛》影響,哈利豪森開始對動畫產生興趣,他花費數年時間製作了大量的模型創作動畫短片,並創新地採用了定格動畫的方式。 自1960年起,哈利豪森定居於英國倫敦,2013年5月7日,在當地一家醫院住院一周後不治逝世。[1][2] 電影作品 How to Bridge a Gorge (1942) (監製) Tulips Shall Grow (1942) (首席動畫師) Mother Goose Stories (1946) (監製) The Story of Little Red Riding Hood (1949) (監製、動畫師) Mighty Joe Young (1949) (首席技術員) The Story of Rapunzel (1951) (監製) The Story of Hansel and Gretel (1951) (監製) The Story of King Midas (1953) (監製) The Beast from 20,000 Fathoms (1953) (視覺效果) It Came from Beneath the Sea (1955) (視覺效果) The Animal World (1956) (特效) Earth vs. the Flying Saucers (1956) (攝影特效、動畫特效) 20 Million Miles to Earth (1957) (視覺效果) The 7th Voyage of Sinbad (1958) (聯合監製、視覺效果) The Three Worlds of Gulliver (1960) (視覺效果) Mysterious Island (1961) (視覺效果) Jason and the Argonauts (1963) (聯合監製、視覺效果) First Men in the Moon (1964) (聯合監製、視覺效果) 大洪荒 (1966) (視覺效果) The Valley of Gwangi (1969) (聯合監製、視覺效果) The Golden Voyage of Sinbad (1974) (監製、視覺效果) Sinbad and the Eye of the Tiger (1977) (監製、視覺效果) Clash of the Titans (1981) (監製、視覺效果) The Story of The Tortoise & the Hare (2003) (導演、聯合監製、動畫師) 參考資料 [1]Ray Harryhausen, visual effects master, dies aged 92. 英國廣播公司. 2013-05-07 [2013-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5) (英語). [2]电影特效先驱哈利豪森去世. 新京報. 2013-05-09 [2013-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6) (中文). 外部連結 官方網站 雷·哈利豪森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在AllMovie上雷·哈利豪森的頁面(英文)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