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陸納年輕就有高尚節操,對持正守節的堅持超絕當時。初任鎮軍大將軍、武陵王司馬晞的掾,又獲舉為秀才。當時任會稽內史的王述對其十分敬重,於是請他陸納為他的長史。後多次升遷後至黃門侍郎、揚州別駕、尚書吏部郎。
後陸納出任吳興太守。陸納到吳興郡後,不受俸祿,不久陸納將返回建康任左民尚書、揚州大中正時,更加只帶輕便行李,將他到任時帶來的糧食以及其他東西都封存留給郡府。及後轉任太常,又遷任吏部尚書,加奉車都尉、衞將軍。
及後陸納子陸長生患病,陸納請求解職照顧他;當時侄兒陸禽又犯了法,陸納乾脆請求免職謝罪。而當時朝廷特別地只稍稍貶了其官職,到陸長生的病情轉輕時就命其回去代理其原職。不久陸納遷尚書僕射,太元十一年(386年)與譙王司馬恬分任尚書左僕射和右僕射[1],陸納獲加散騎常侍。太元十四年(389年)升任尚書令[2]。當時晉孝武帝沉溺酒色,政事都交了給弟弟司馬道子,不過司馬道子亦喜歡喝酒,於是兩兄弟就常常在酒酣之中;另一方面司馬道子的屬下腹心都爭相弄權,皆令陸納十分擔心,望著宮殿說:「好家居,纖兒欲撞壞之邪。」[3]顯出其憂國之情,其堅貞忠誠亦受朝中官員佩服。
太元二十年(395年),陸納遷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但未拜官便於二月甲寅日(3月11日)去世[4][5],朝廷便以此為其贈官。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