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路交通管理局(英語:Land Transport Authority;縮寫:LTA),簡稱陸路交通局或陸交局,是新加坡政府的法定機構,係隸屬新加坡交通部管理下的獨立機構。
新加坡政府機構 | |
---|---|
陸路交通管理局 | |
Land Transport Authority、Penguasa Pengangkutan Darat、நிலப் போக்குவரத்து வாரியம்、陸路交通管理局 | |
機構概要 | |
成立時間 | 1995年9月1日[1] |
前身機構 | 車輛管理所(Registry of Vehicles)[1] 新加坡地鐵公司(Mass Rapid Transit Corporation)[1] 公共工程局道路交通處(Roads & Transportation Division of the Public Works Department)[1] 通訊部陸路交通處(Land Transportation Division of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1] |
機構類型 | 新加坡政府法定機構、政府機構 |
機構駐地 | 新加坡加冷翰莎路1號 1 Hampshire Road, Singapore 219428 |
機構首長 | 主席:陳慶鏻 CEO:Mdm Zuraidah Abdullah |
上級機構 | 交通部 |
網站 | www |
影像資料 | |
陸路交通管理局總部的甘榜爪哇入口(Kampung Java Entrance) |
歷史沿革
在建國初期,公共基礎設施是由公共工程部(PWD)[2]管理的。其中包括停車場,橋梁,污水處理系統,房屋,圖書館甚至公交候車亭的建設。隨着運輸計劃範圍的擴大,需要一個新的實體。
1995年9月1日由時任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宣布:新加坡地鐵公司、車輛管理所、車輛登記處、前公共工程局道路交通處以及前通訊部的陸路交通處四方合併,成立陸路交通管理局。
概況
在1900年代初,到新加坡旅行是一個挑戰。那些沒有開車的人必須使用人力車,出租車或緩慢而又不可靠的公交車服務。
1971年,國家計劃和城市規劃項目[3](SCP)的完成成為了新加坡的第一個概念計劃,該計劃設想了高速公路系統和公共交通(MRT)系統,以提升全島交通的貫通性。 1970年代,成立了道路運輸行動委員會,以規劃不斷發展的運輸系統並管理交通擁堵的問題[4]。
陸路交通管理局負責建設新加坡的軌道交通包括新加坡地鐵(MRT)和輕軌(LRT)。陸交局計劃到2030年新加坡的軌道交通總長度翻番。隨着2009年竣工的東西線(綠線)文禮延長線、2011年竣工的環線(黃線)以及2012年竣工的環線濱海灣支線的相繼通車,新加坡地鐵的總里程從2008年的138公里增加到180公里。2014年,南北線(紅線)從濱海灣地鐵站延長一站到濱海南碼頭地鐵站。濱海市區線(藍線)的第一期與第二期工程分別於2013年和2015年通車。目前正在建設中的線路包括濱海市區線第三期、湯申-東海岸線(棕線)和大士延長線。未來計劃中的線路包括跨島線和裕廊區域線(輕軌)。
從2012年開始,陸交局開始在36個高架地鐵站(elevated stations)安裝半高安全門以保證乘客安全、減少因站台乘客擁擠而導致的延誤。[5] 從2012年6月1日開始到2013年1月6日,全部高架地鐵站都陸續安裝了超大型工業節能風扇(HVLS fans)。
2013年6月24日起,為了緩和上班高峰壓力,乘客早晨7點45以前可以免費乘坐新加坡地鐵(限市中心區域);而在2018年12月29日起,乘客早晨7點45以前可以乘坐新加坡地鐵更改為可享SGD$0.5折扣,並擴展至所有區域。
陸路交通管理局投資新建道路及配套設施,為新加坡經濟提供支持與保障。其中的一項位於市中心和港灣區域的工程叫做「停車引導系統」(PGS),可以職能地幫助司機找到附近合適的停車位。[6][7][8]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