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梵語Abhidharmakośabhāṣya藏語ཆོས་མངོན་པ་མཛོད།),簡稱《俱舍論》,佛教的論書,由印度世親所著。本論是世親的代表作之一,對說一切有部學說進行整理與改造,被推崇者稱為是佛法知識的寶庫、學習佛法的必讀之書[1]

題目解釋

阿毘達摩俱舍」爲音譯;「阿毘達摩」初次譯作「阿毘曇」,簡稱「毘曇」。「毘」字亦有異體字「毗」的用例。

其中,「阿毘」(abhi)意譯爲「對」;「達摩」(dharma)含義為「法」,阿毘達摩合起來義爲對法、勝法、無比法、大法;「俱舍」(kośa)漢譯為「藏」,故阿毘達摩俱舍的漢譯爲「對法藏」;而梵文名的bhāṣya或śāstra者,「論」也,故《阿毘達摩俱舍論》全名譯成漢文就是《對法藏論》[2]

簡介

《俱舍論》曾二次譯為漢文:

  • 真諦的『阿毘達磨俱舍釋論』。
  • 玄奘的『阿毘達磨俱舍論』。

《俱舍論》中關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界六道、生死流轉及還滅等方面的知識所說最為詳細,《發智論》、《六足論》、《大毘婆沙論》等內容亦無不攝盡,因此被譽為「聰明論」、「慧毒門」(如身少破,著少毒藥,片刻毒滿全身。此論亦爾)。

印順法師認為,《俱舍論》是出入於有部阿毘達磨與經部之間,成為一折中的學派。有部的論師眾賢曾造《順正理論》來破《俱舍論》,對其中經部論師的觀點一 一反駁。

內容

相傳阿毘達磨論是舍利弗尊者聽佛所說的筆記,教導如何修持禪定,目前大藏經中記錄世親菩薩造的阿毘達磨俱舍論是三藏法師玄奘大師奉詔翻譯的,它以《雜心論》作為體例範本。先是說一切有部的《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學說總結,攝為八品,再以經量部的觀點,來對它進行討論。對於修學禪定來說,是必讀書。《界品》和《根品》從總體上建立有漏、無漏法,屬於總說四諦的性質。《世間品》、《業品》、《隨眠品》這三品講述苦、集二諦,即有漏的生死流轉因果。《世間品》講苦諦的內容,《業品》和《隨眠品》講集諦的內容。世是苦果,業是苦因,煩惱是苦緣。《賢聖品》、《智品》、《定品》這三品講述滅、道二諦,即無漏的生死還滅因果。《賢聖品》講滅諦的內容,《智品》和《定品》講道諦的內容。賢聖是無漏果,智是無漏因,定是無漏緣。

軼事

傳說世親造《俱舍論》破毘婆沙義,遍通部派佛教十八部義,不信大乘。後其兄無著恐其造論破壞大乘,勸其改宗大乘佛教。在無著逝世後,世親廣造大乘論,解釋諸大乘經,宗瑜伽行唯識學派[3]

影響

《俱舍論》由真諦譯成漢文,在中國流傳。受此影響,成立了俱舍宗,是漢傳十三宗之一,被稱為「小乘有宗」。此論傳至西藏後,諸大德也十分重視,尤其格魯派將之列為必學的五部大論之一。在藏傳佛教正規學制中,《俱舍論》是專攻四年的課程,畢業後方可考取顯教格西學位,以難度大而著稱。

現代研究

據傳統說法,世親造《俱舍論》是為了詮釋《大毘婆沙論》。在日本俱舍宗的研究中,開始認為《俱舍論》的範本是《雜阿毘曇心論》而不是《大毘婆沙論》。至木村泰賢時,比較《俱舍論》與《雜阿毘曇心論》的內容,考證認為《俱舍論》是以《雜阿毘曇心論》為範本,進一步發展而成。如印順等人的研究,也認為《俱舍論》並不是全然肯定《大毘婆沙論》,而是參考經量部的說法與《雜阿毘曇心論》的架構後,對說一切有部的學說進行的重新改造。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