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建築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建築群位於德國埃森西部,為歷史性工業紀念物,並在2001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世界遺產,同年成立關稅同盟發展責任有限公司,如關稅同盟基金會與工業紀念物歷史文化保存基金會等,為這個已不再運作的工業建築群作保存與再利用。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08年11月30日) |

礦業關稅同盟成就了建築與技術的專業結合,對於當時以實質機能為主的工業建築來說,有著指標性的意義。 這個地方長期被視為當時歐洲最現代的煉焦場,每天提煉出一萬頓煤。因鋼鐵危機與快速減少的煤礦需求,讓這個煉焦場於1993年6月30日不再運作。
參考資料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建築群
![]() | 這是一篇與德國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